大家知道,是秦始皇修建了万里长城。然而,修长城之举并不始自于他。谁是第一个修长城的人呢?那便是以“胡服骑射”彪炳史册,使赵国一跃而成为强国的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与秦惠王,即任张仪为相的那一位同时,惠王之后是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然后才是秦王政。可见,赵国修长城比秦要早很多年。赵武灵王为什么要修长城呢?那要从他“胡服骑射”说起。赵国位于“三晋”北部地区,经济不如魏、韩所在的中原地区发达,而且北方面临东胡、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的骚扰侵犯,因此国力一直有限,甚至不敢称“王”,只称自己为“君”。周赧王八年,赵武灵王亲自率军北攻中山国,来到代,又往西北方向到达黄河边,登上河边的黄华山视察边地。他与大臣楼缓商议:在这样边患严重的形势下,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是要亡国的。而要建立强大的军队,首要的是要操练兵马。楼缓认为很对。
当时骑兵已经出现,但数量很少,中原各国的军队组成主要是步兵和战车。他们穿着传统的拖拖拉拉的甲衣,驾着笨重的战车,在北方的丘陵、草原当中跟衣裳轻捷、骑马纵横的敌人作战,显然处于劣势。因此,要发展军队,首要任务便是在服装与作战车马方面改革,要使兵士们着胡服骑马、射箭,加以月夜操练,方可扭转双方力量的对比,战胜胡兵。“胡服”是什么,它跟中原的衣服有什么不同?“胡服”即北方游牧少数民族穿的衣裳,它的特点是短衣窄袖,腰束皮带,脚蹬皮靴,优点是轻便,利于作战。而当时中原的衣裳却是宽袍大袖,戴着高高的帽子,束着又宽又长的腰带。平日里散步显得悠闲好看,却不利于活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的改革措施一开始施行,便遭到了守旧大臣的反对。他们的意思是:让我们穿胡人的衣裳,那我们不成了胡人了?向胡人学习,那我们一个堂堂中原大国的面子往哪儿搁?祖宗之法不可变,祖宗的衣裳也不能换。
带头反对的是赵武灵王的叔父公子成。赵武灵王亲自去他家劝说:“服装要方便实用。礼也是为了方便行事而制定的。情况变了,礼也应当随之改变。当初一个小小的中山国仗着强齐的支持,侵犯我国,虐害百姓,这是我们的羞耻,可惜至今没有复仇。现在实行‘胡服骑射’,可以增强赵国的军事力量,报仇雪耻。叔父非要拘泥于旧俗,不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太让我失望了!”公子成被说服了,第二天便穿着武灵王赐给他的胡服上了朝。于是,赵武灵王正式颁发了胡服令,胡服之风很快推广开来。最后,只剩下一个顽固贵族赵燕仍拒绝穿胡服,武灵王严厉训斥他:“你不肯穿胡服,是有意违抗君令,难道是要我死吗?”赵燕吓得赶快把胡服套在了身上。
于是赵国组建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这支部队在对北方游牧民族和对中山国的战争中,显示出强大的作战威力。在“胡服骑射”实行后一年,赵攻伐中山国,一直攻到宁葭;又攻打胡地,直至榆中,迫使林胡王献马求和。再下一年,赵武灵王亲率大军进攻中山国,攻取一大片城池,并接下来对其战事不断,终于灭亡了它。赵武灵王又北上驱逐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他攻占原阳后,设置为“骑邑”,专门训练骑兵。在林胡、楼烦被驱走的地区,赵武灵王设置了云中郡和雁门郡。
就这样,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使他在军事上取得了全面的胜利。赵终于成为一个可以称“王”的强国。少数民族被驱逐到一个小角落,饱尝了赵军的厉害。此时,赵武灵王开始修建长城,把它作为抵御胡人入侵的强大堡垒。赵的长城,从代向西沿阴山至高阙,沿线有代郡、雁门、云中三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建万里长城,赵长城即是其中的主要部分。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