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是秦国著名的君主,也是春秋五霸之一。他在位期间,大力引进人才,使得秦国发展强大,多次帮助晋国拥立新君,救助晋国的饥荒。扫荡西方戎人部落十多个,保护中原华夏民族免受戎的侵扰,被周天子封为西方诸侯之伯(就是西边诸侯国的大哥的意思)。
如此功名赫赫的他,年轻时却有一个梦想,就是带领秦国向中原发展,企图称霸中原。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和晋国结为姻亲,甚至多次插手晋国内政,但都没有取得好的结果,最终还和晋国打了起来,只是好几次都百给了晋国,最后不得不在晚年转变战略方针,改为西进。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秦穆公坚持这么久的东进政策说改变就改变呢?这事还得从秦国和晋国的殽山之战说起。
殽山之战
公元前627年,不甘心做女婿晋文公配角的秦穆公,在女婿晋文公死后,决定出兵攻下郑国,打开进入中原的大门,称霸中原。
于是他不顾蹇叔和百里奚等人的劝阻,怡然组织军队,由孟明视等率领去攻打郑国。在出征的这一天,秦穆公亲自出来为远征的秦军将士送行。
只是让秦穆公没有想到的是,在一片愉快的气氛中,突然传来了很不和谐的声音——有人在哭泣。秦穆公很愤怒,回头一看,是蹇叔和百里奚这两个老家伙,正擦眼泪呢。
秦穆公怒喝道:你们哭啥呀?蹇叔用长袖擦擦眼泪说:“我们的儿子都在出征的行列,我们都很老啦,恐怕他们这一去,就再也见不到面了。”秦穆公已经听出弦外之音了,他怒不可遏,说了一句古代最有名的诅咒:“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用现代文说就是:你咋知道,老家伙,要是你死得早点,坟头的大树已经可以两手合抱了。”
伴君如伴虎,蹇叔和百里奚不敢哭了,只是暗地里对儿子说:“从秦国到郑国,要经过殽山。殽山地势险峻,容易设伏,现在秦晋关系恶化,如果晋国在殽山设下伏兵,就算是十倍的秦军也难逃厄运。至于晋国会不会利用这次机会,就要听天由命了。”
秦国远征军出发了,为了绕开晋国,他们行军于荒无人烟的山林野地。如果不是一个意外情况的出现,远征郑国的计划几乎得逞。
秦军在行进的路途中,遇到了一个名叫弦高的郑国商人不期而遇。弦高以商人特有的敏锐嗅觉,判断秦军意在突袭郑国。
他一面派人以最快的速度将情报送往国内,一面随机应变,献上四张牛皮与十二头牛,对秦军统帅孟明视说:“我国君得知贵国军队前来,命我在此迎接将军,将军一路劳累,特献上一天的给养作为犒劳。”
孟明视被他天才的演技蒙骗了,以为自己的行踪已暴露。事实上,郑国对秦军的行动一无所知。当郑文公收到弦高带来的情报,他大惊失色,立即对留守郑国的秦军部队下达逐客令。
秦军失去偷袭的战机,又失去内应的部队,郑国已进入全面战备,想攻下已是不可能。奇袭郑国的计划完全失败了。
不甘心空手而归的秦军,为了挽回一些脸面,好给秦穆公交代。秦军在归途中顺道把行军路上的一个叫滑国的小国给灭了。这一灭不要紧,要命的是因为攻打滑国耽误了归期,给一直想消灭秦军的晋军进行埋伏的时间准备。
晋国知道秦军攻打郑国失败后,迅速在秦军回军的必经之地殽山埋伏重兵。等待秦军的到来,一举歼灭。
四月十三日(前627),回归途中的秦国军队行进到殽山最险峻的地带。秦军统帅孟明视想起蹇叔的忠告:晋军一定会在殽山设伏。然而忠告却不能使秦军有效摆脱遭受伏击的命运,从去年冬季远征军出发,到现在已经过了四个多月,将士们已是疲惫不堪,进入殽山后,险峻的山岭使行军变得更加困难。
突然间,两侧山岭旌旗飘扬,战鼓隆隆。孟明视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自己已是身陷绝境。晋国战车已占据有利的地形,晋襄公亲自坐镇指挥。从开战的那一刻起,孟明视就明白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晋国人以逸待劳,以众击寡,更控制了险关隘口与制高点,国君戴孝坐镇。无论天时、地利还是人和,晋国人都占据上风,秦国人何以抵挡呢?
殽山之战,秦军全军覆没。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员大将全被俘虏。这是秦国历史上最惨重的失败。在漫长的秦晋争霸中,秦国第一次咽下冷涩的苦果。秦穆公东进中原的美梦被彻底打碎!
殽山之战之败后的秦穆公,很快把的眼光从中原转移到了西方。可是,对于强大的西戎,他一时想不到好的政策。而一个人的到来,对秦穆公称霸西戎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个人,名叫由余。
秦穆公初见由余,被由余的才能折服
公元前626年(殽山之战后第二年),西戎之王派遣使节团出使秦国,使节团首席代表便是由余。由余并非戎人,他的先祖是晋国人,因躲避内乱逃亡到西戎。他从小在西戎长大,博学多才,深得戎王信任。
秦穆公有意在由余面前炫耀秦国的富实,带他参观了壮丽的宫殿,堆积如山的财粮宝物。由余不露声色,只是淡淡地说:“秦国的宫殿,即使是鬼神来完成,也会觉得筋疲力尽,又何况是人力呢?这不过是劳民伤财罢了,算不上什么政绩。”
这一番话令秦穆公肃然起敬,不由得收起骄奢之气,恭敬地请教道:“请问先生,中国有先进的文化,以礼乐法度来治理国家、施行政事,还是免不了经常发生变乱。西戎没有中国的礼乐制度,如何治理国家与百姓,政事不是会更乱吗?”
由余回答道:“礼乐法度正是中国变乱的原因所在。上古时期黄帝等先王创建礼乐法度,到了后世,君主们凭借这些法度约束百姓,自己却骄奢淫逸;百姓受到压制,生活在极度困苦之中,不禁要埋怨君主贵族。上下失信,纷争便起,人就失去淳朴的本性,热衷于篡权夺位,如此一来,不乱都不可以哩。”
秦穆公听后直点头,由余继续说:“西戎与华夏不同,民风质朴。在上位者待民以惠,在下位者报之以忠诚,国家就像人的身体一样,上下和谐,虽然没有繁复的礼乐制度,却是一个有机体,浑然天成。圣人治国,大约也只能到这样了。”
听了由余的一番话,秦穆公被由余才能折服,认为他是一个非常贤能的人才。
使用计谋骗取由余
知道了由余的才能后,秦穆公的心中隐约有了一丝担忧,于是他赶忙对身边的大臣内史廖说:“我听说邻国若有圣人,一定是值得担忧的事。西戎有由余这等贤人,对我国始终是一个祸患,你看要怎么办呢?”
内史廖想了想说:“西戎地处偏远之地,民风质朴,生活简单,不如向西戎王进献女乐数人,美妙的音乐与迷人的舞蹈,一定会让西戎王心动。用女乐消磨西戎王的雄心壮志,乘机离间他们的君臣关系,就有机会策反由余。”
秦穆公拍手叫好,吩咐内史廖挑选十六名女乐,送往西戎。同时,他又以种种借口,把由余留在秦国。
西戎文化落后,哪里见识过如此美妙的音乐与舞蹈。很快,西戎王便沉迷于美女、歌舞之中。蛮族质朴的文化被浮华所摧毁,政事也开始荒废了。
由余迟迟没有归国,引起戎王的猜疑,多次催促后,秦穆公才不得不放行。当由余回到西戎后,发现西戎王仿佛变了个人,终日不理政事。他不断地向戎王进谏,劝导君王远离女乐,勤于政事。西戎王哪里听得进去,反而嫌他碍手碍脚。君臣关系日益疏远,信任也降至冰点。
秦穆公不失时宜地拉拢由余。暗中派人前往西戎,游说由余归降秦国。由余本是正直之人,不愿背叛西戎王。然而,西戎王变本加厉,对由余的猜疑心越来越重,态度越来越冷淡。
由余在西戎已无立锥之地,无奈之下,他只得选择离去,投奔秦国。
由余到来,确定西进政策,横扫西戎,称霸西方,成为西方名副其实的霸主。
由余来到秦国后,很快为秦穆公出了很多向西攻打戎人的策略。东进无望,心灰意冷的秦穆公见到由余策略,眼睛又亮了起来,他马上把西戎事务交给由余打。并停止了东进的想法,改国策为西进。
征服西戎的战争,很快提上议事日程。到了公元前624年,也就是秦穆公三十六年,在由余的帮助下,秦军倾巢而出,横扫西戎,并生擒西戎王。此役战果巨大,拓地千里,吞并多个西戎国(部落),使秦国成为西部名副其实的霸主。
远在洛邑的周襄王得知秦国的战绩后,震惊不已。很快他便派召公前往祝贺秦穆公取得的丰硕攘夷,并封秦穆公为西方诸侯之伯(也就是西方诸侯的领导者,老大哥的意思)。
称霸西戎,是秦穆公事业的顶点。也真是因为西进的战果,在后来为他夺得了春秋五霸之一的称号。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