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迈:大义灭亲不是好词,子母互贵不是好事

内容摘要中国人有个成语,经常称那些公正不阿、敢于向亲友亮剑的人为“大义灭亲”,这词听上去是在褒奖这样的人公平、公正,即使是对待亲友,也如同对待普通人一样,适用同样的法律,而没有区别待遇。可事实上,在中国传统观念,大义灭亲未必是件好事,古代司法制度中

中国人有个成语,经常称那些公正不阿、敢于向亲友亮剑的人为“大义灭亲”,这词听上去是在褒奖这样的人公平、公正,即使是对待亲友,也如同对待普通人一样,适用同样的法律,而没有区别待遇。

可事实上,在中国传统观念,大义灭亲未必是件好事,古代司法制度中有“亲亲相隐”的原则,本质上就是对“大义灭亲”的否定。

从传统统治根基而言,德治高于法治,统治者们是提倡层次分明的亲属关系,进而衍生到阶级分明的权力架构,以此确保最高权力代表皇帝的绝对权威,这比“大义灭亲”带来的眼前公正重要得多。

南宋名臣洪迈,在他的著作《容斋随笔》中就提出“二传误后世”的观点,而其中的二传,指的正是《左传》里“大义灭亲”之语,以及《公羊传》里“子以母贵,母以子贵”之语,这二者的本质都是破坏了早就定好的阶级次序,对原有权力架构提出了例外的依据,而洪迈认为这是不可取的。

一、“大义灭亲”源自石碏杀子

《左传》里记载了石碏杀子的故事,这成为大义灭亲的典范,被后世所援引,酿成无数惨案。

这个故事是如何的呢?

石碏是春秋时期卫国的大夫(官职名,不是医生),他年事已高,是位德高望重的老臣,他还有个儿子石厚,自然也是年少得势的贵族高官,更重要的是,石碏这个儿子与当时卫国国君卫庄公的小儿子州吁关系很好。

州吁是卫庄公最宠爱的儿子,但他生母出身低微,只是个宫女,州吁也是性情暴戾、好大喜功,喜欢纸上谈兵。

卫庄公想立州吁为世子,征求老臣们的意见,石碏坚决反对,但石厚却与州吁交好,整日里搅在一起惹是生非。

卫庄公死后,公子完继位,是为卫桓公,卫桓公性情懦弱,弟弟州吁看有机可趁,便与石厚等人发动宫变,刺杀了卫桓公,自己继位为君。

但卫国另一位公子、州吁的另一位哥哥晋则逃往国外,州吁担心兄长晋借他国之兵征伐他,干脆先下手为强,准备与鲁、陈、蔡、宋四国结盟伐郑,借此转移国内注意力。

石碏在州吁、石厚前往陈国之时,暗中与陈国大夫子针通信,让陈国趁机捉拿弑君贼州吁、石厚,州吁、石厚压根儿没想到去陈国结盟,又没有利益冲突,对方突然就发难了,失手被擒。

对于如何处置这二人,陈国不便插手,分别关押后让卫国自己处理。

卫国诸臣商议,有人提议处死州吁,但石厚可以从轻发落,石碏却坚决不同意,两个都杀了。

《左传》中评价石碏“为大义而灭亲,真纯臣也”。

而就是这句评价,后人引经据典,父子兄弟等亲人之间发生冲突时,便以此为理由,随意杀之。

洪迈举例汉章帝废太子庆、魏孝文帝杀太子恂、唐高宗废太子李贤,均是打着“大义灭亲”的旗号,实际却是行不义之举,有了所谓的特例,后人只会变本加厉。

不过,洪迈举的几个例子,都是皇权斗争,是关于皇位继承权的问题,本身谈不上正义或者非正义,也并非如州吁一般弑君篡位,而是作为上位者的帝王对自己儿子的处置。

魏孝文帝杀太子元恂,唐高宗废太子李贤,都是出于政治考虑,汉章帝虽然废了宋贵人所生太子刘庆,却并没有害其性命,后来刘庆的子孙甚至相继做了皇帝,算得上是“咸鱼大翻身”。

二、子以母贵,母以子贵,源自鲁隐公、桓公事

古装宫廷剧中,经常出现的一句话“子以母贵,母以子贵”,大概意思是说如果母亲出身尊贵,儿子的身份也要高人一等,而如果生出了儿子,并且这个儿子受到重视、拥有一定权力,则母亲的身份也跟着水涨船高。

这句话,通常出现在皇室选择继承人时,以母、子地位来评判谁更有优先继承的权利。

这句话的起源,是《公羊传》里记载的鲁隐公、鲁桓公的事情。

这哥俩咋回事呢?

简单说,就是鲁隐公息是哥哥,但他妈妈声子的身份稍微低一点;鲁桓公允是弟弟,但亲妈仲子身份稍微高一丢丢,不过这种差别真的很小,说一丢丢就是一丢丢。

其实,说起来声子和仲子都不是鲁惠公的正室嫡夫人,而是陪嫁的媵妾,但是仲子是右媵,地位仅次于嫡夫人,比声子地位稍高,所以严格说起来,如果“子以母贵”的话,允的地位就略高于息。

不过,鲁惠公更想立允为国君,主要原因恐怕不是地位高低的考虑,而是他更宠爱年轻的仲子。

话说仲子其实原本并不是鲁惠公的媵妾,她是宋武公弟弟的女儿,鲁惠公为儿子息聘娶仲子,新妇到了鲁国,鲁惠公一看新媳妇太漂亮了,当什么儿媳妇啊,当我媳妇吧!

于是强占了仲子,息的儿媳妇变妈,地位居然还高于息的亲妈,这上哪儿说理去?

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王室嫁娶就是这么乱,抢儿媳妇的国君也不止一个,已经算不上新鲜。

仲子为鲁惠公生了个儿子允,老头疼爱小老婆、小儿子,这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问题在于,他就算想立小儿子为国君,上面还有个大哥呢,这几岁的小儿子也主持不了政事,还得听大哥的。

哥俩的爹过世后,大臣们公开投票,认为哥哥贤能而且年长,就拥立他为君,也就是鲁隐公。

据史书记载,鲁隐公确实贤明,是个好人,当了十几年国君,一心想着等弟弟长大了就传位给弟弟,可等来的却是弟弟的利刃。

长大的允杀了哥哥息,自己当了国君, 鲁隐公连埋在哪儿都没人知道,死了也白死。

事实上,鲁隐公、桓公这段旧事,在先秦时期有一定代表性,类似周公辅成王,年长的公子未必成为国君,但可以成为实际执政者,可的废长立幼、以妾为后妃则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洪迈举例的汉哀帝尊傅昭仪为太皇太后,那可是他的亲祖母,但汉哀帝的父亲刘康却并没有成为过皇帝或太子,谈不上母以子为贵,但却是为人子孙的为自己的血脉至亲争取权益之举,排在她前面的还有真正的太皇太后,谈不上混淆后妃尊卑。

至于说另一例汉光武帝废太子刘强而立东海王刘阳,前后两位太子的废立确实与前后两位皇后郭圣通、阴丽华的废立息息相关,母子荣辱与共,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总不能亲妈被废,已经另立了皇后,却还由废后的儿子当太子吧?那不是给自己挖政治陷阱嘛!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