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慧荣老师简介(江南大学志愿者走近吴文化 探寻苏绣工艺的传承)

内容摘要中国青年网苏州8月12日电(通讯员 吴慧 黄孟杨)苏州,有2500年的历史,是吴文化的发祥地。这里气候温和,蚕桑发达,自古就是锦绣之乡,再加上其优越的地理环境,五光十色的花线,为苏绣的起源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7月10日,江南大学手指上的

中国青年网苏州8月12日电(通讯员 吴慧 黄孟杨)苏州,有2500年的历史,是吴文化的发祥地。这里气候温和,蚕桑发达,自古就是锦绣之乡,再加上其优越的地理环境,五光十色的花线,为苏绣的起源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7月10日,江南大学手指上的中国走近民族传统工艺——苏绣,了解其传承发展之路。

苏州刺绣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早在三国时期就有了关于苏绣制作的记载,吴王孙权曾命丞相之妹手绣《列国图》,有“绣万国于一锦”之说。清代苏绣更是盛况空前,苏州被称为“绣市”而扬名四海。

如今,苏州著名的“刺绣城”有木渎古镇,镇湖镇。在镇湖镇的绣品街,街上铺铺都是绣品成列,店店都有绣娘坐镇,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家族传承的苏绣工艺前景堪忧

实践团队一起前往苏州镇湖镇。有幸采访了苏绣大师,梁雪芳老师的母亲马慧荣老人。

“刺绣我从小做到现在了,一个人做(一个完整成品)是十五岁的时候,自己上梆,自己绣。现在绣的这个有平针,套针,散合针,跳针。做习惯双面绣了,所以做的单面绣和双面绣差不太多,就背面有一些跳针。这样一幅作品大约要绣两个月。”老人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带着老花镜,说话间手上的针法毫不含糊。

当我们问及是否收徒弟时,老人笑着说:“没有收徒弟,家族只传给了自己的女儿。都是娘传给女儿,女儿再传给女儿。”老人笑的时候,眼睛眯得弯弯的,就像面对宠爱的孙女一样给人一种亲切感。

在与她的交谈中了解到,最传统的家族传承苏绣工艺。工作人员介绍道,“像这样一根线能分成16丝,每一丝还能再细分。虽然那么细,但是不会断,丝还是很结实的。像老人用的工具,比如这个搁手板都是老人出嫁时的嫁妆,上面还有年份。”

图为在会方言的人的帮助下采访马慧荣老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黄孟杨 摄

刺绣是一种时间沉淀的劳动。通常,一件30厘米规格的绣品就要用一个月的时间来完成,刺绣者要耐心细致也要持之以恒、刻苦钻研的精神。

因此,苏绣的传承需要的时间的条件以及其蕴含的文化,是其最大的财富。由于时代的快速发展,鲜有年轻人愿意坐下来安心学刺绣并把它传承下去。

现如今,精于刺绣的更多的是四五十岁的人,或者是更年长的老者,老者们往往一辈子讲着吴语,并不能完全听懂普通话,更不要说用普通话教后人苏绣工艺。家族传承的苏绣工艺的未来,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考验。

图为马惠荣老人为我们展示作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黄孟杨 摄

与设计结合的苏绣工艺走出国门

与此同时,也有绣娘们通过创新和艺术结合,技法的熟练运用,让苏绣在这个经济为基础的时代更稳地走下去,也让国际友人一起欣赏到我们中华传统的手工艺作品。为此,实践团采访了中国丝绸行业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戚秋兰,同时她也是中国非遗创新传承人。

图为采访非遗创新传承人戚秋兰。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黄孟杨 摄

“其实苏绣工艺是织绣工艺的最高境界。以前的话最高境界就是龙袍,宫廷用的。这样的一个手工工艺确实是值得传承的。”这是戚秋兰对于传承苏绣工艺的态度。

被问及现在绣娘和古代绣娘区别,工匠精神是否依然存在时,戚秋兰答道:“古代工艺有一个神,但是现代绣娘需要让它符合现代的审美。首先是色彩上,做了大胆的创新,与时尚前沿结合;工艺上也进行了创新,以前是平绣,打籽绣,盘锦绣;现在是用滴滴绣,或者虚实的手法,把图案设计和不同针法的效果相结合。”

苏绣的技艺特色,大致可用 “平(绣面平伏)、齐(针脚整齐)、细(绣线纤细)、密(排丝紧密)、和(色彩调和)、顺(丝缕畅顺)、光(色泽光艳)、匀(皮头均匀)”八字来概括。

此次采访了解到,2016年的G20峰会合礼套装,其中包括20国的国花元素的苏绣围巾,丝绸苏绣工艺的书,一个丝绸晚宴手包。苏绣这一非遗项目也以这个方式走出了国门。

传统工艺的传承慢慢地追赶着新时代的步伐。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中,最古老的代代相传的手工艺却面临后继之难。所幸,苏绣手工艺经过创新发展,重新在社会在国际上有了一片立足之地。

苏绣的传承,不仅仅是学习与流传,更是要结合创新血液,让苏绣继续鲜活下去。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