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简介和历史(司马懿——三国时期心机深沉的权谋家)

内容摘要学权谋术就读《权谋真经》【编者按】司马懿是西晋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的祖父,历史上称为曹魏政权的掘墓人,也是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今天葡萄就来谈谈这位三国历史时期跟诸葛亮在雍凉之地互相斗法的历史人物。【正文】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

cript>司马懿简介和历史(司马懿——三国时期心机深沉的权谋家)cript>司马懿简介和历史(司马懿——三国时期心机深沉的权谋家)

学权谋术就读《权谋真经》

【编者按】

司马懿是西晋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的祖父,历史上称为曹魏政权的掘墓人,也是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今天葡萄就来谈谈这位三国历史时期跟诸葛亮在雍凉之地互相斗法的历史人物。

【正文】

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在东汉中央朝廷为官时曾经提携曹操,让曹操担任了洛阳北部尉,相当于现在的县公安局局长。后来曹操拥立汉献帝,奉天子以讨不臣,曾经征辟过司马懿,但是司马懿有可能嫌所授予的官职太小,就没有接受征辟。不过后来曹操第二次征辟司马懿,司马懿最终成为了曹操丞相府里的一个小小的文学掾,真真正正开始了他在三国时期北魏的政治生涯。

司马懿在历史上作为曹丕的“四友”之一,长期在曹丕的身边,故对自己的主上的性格十分了解。司马懿是一个才华横溢之人,但他又很清楚曹丕的性格,所以他尽量做到既展示才华,又不过分张扬,更不会与曹丕发生冲突,凡事都点到为止,不温不火。若彰显上过,将犹如袁绍之谋士田丰一般,必遭杀身之祸。

司马懿深谙为臣之道,在是否进谏献策的问题上,时时拿捏掂量,唯恐引起曹丕的反感。司马懿能够得到曹丕的信任,除了他是太子四友之外,也因他很懂得揣摩上意。每当他的意见与主上不一致时,他从来不会直言上谏,而是察言观色,见机行事。据史书记载,从曹丕登基的黄初元年到曹丕驾崩的黄初七年,司马懿没有一次史有明文的精彩献策,但到曹丕临终时,托孤重臣的名单中有司马懿,而屡屡献奇策良谋而屡屡不被采纳的侍中刘烨却不在其中。总的来说,司马懿越是做事低调,越是沉默寡言,官升得越是快。

在平定孟达的叛乱中,司马懿表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智慧。李世民赞扬了司马懿“兵动若神,谋无再计”。这并无夸饰,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将其用兵谋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司马懿洞若观火,有知人之明,他早就看出“孟达言行轻巧,不可任,”也就是洞察到孟达的反复无常,极有可能再次反叛,故司马懿在宛城操练兵马,预作准备。

第二:用书信迷惑孟达,孟达欲反,但一直犹豫不决,为了稳住孟达,为自己调动军马争取时间,司马懿亲自写信给孟达,给孟达灌迷魂汤,这一招受到奇效,使孟达放松了警惕,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第三:司马懿深知兵贵神速的用兵之道,一旦得知孟达谋反,司马懿当机立断,不去请示魏明帝曹叡,而是星夜起兵,日夜兼程,以最快的速度赶赴上庸,结果只花了八天的时间就到达西城。司马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上庸,仅用了十六天的时间就攻克了上庸,斩了孟达,取得了完胜。司马懿的用兵方略可以称之为“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第四:随机应变,以己之长克敌之短,司马懿从宛城出发,千里奔袭上庸,因兵贵神速,故所带军粮不足,必须以最短的时间攻克上庸,绝不给孟达有任何喘息的机会。多年之后,司马懿大军征讨辽东公孙渊,其采取的用兵之法却与攻孟达截然不同。《孙子兵法》虚实篇云:“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司马懿不仅熟读兵书,且能根据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战场形势,气象地理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知此知彼,扬长避短,处变不乱,故在诛灭孟达与公孙渊之战中克敌制胜,与之相反,蜀汉的马谡等辈只会死背兵书,而不知临近应变,正好与司马懿的用兵之道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第五:思虑缜密,部署周到。司马懿用兵有大局观念,他估计到吴蜀可能派兵来支援孟达,故早有准备。在围攻上庸城之前,就派出部队驻守木兰寨和西城安桥,结果堵住了吴蜀的援军,为全歼上庸孟达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第六:在擒斩孟达军同时,司马懿为不留后患,将申仪逮至洛阳。司马懿此举不仅彻底铲除了上庸、西城地区的割据势力,而且进一步巩固了曹魏在东三郡地区的统治,使得诸葛亮兵分两路北伐曹魏的图谋成为泡影。司马懿从自己的后半生才开始亲历戎机,指挥魏军南征北战,其面临的对手虽然不少,但主要军事对手只有三人:即孟达、诸葛亮和公孙渊。

司马懿对阵诸葛亮,常常落于下风,毫无胜算,但是对阵孟达和公孙渊,却取得了完胜。司马懿平定孟达之战堪称其军旅生涯的杰作。此战的胜利,奠定了司马懿在曹魏军界中的地位,使其在曹魏军界中树立起一定的威望,日后将和曹真并立,同为曹魏后期最善于用兵的军事将领之一。司马懿用兵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知己知彼,量敌论将,通权达变。对阵孟达,司马懿无论是自己的军事才能还是手中的兵力都是占有绝对的优势。故他敢于大胆进攻,速战速决,因诸葛亮才智超群,故司马懿对诸葛亮确实心存忌惮,如同诸葛亮用兵谨慎,不肯弄险一样,司马懿对诸葛亮交兵,也同样一分持重,不敢轻敌。

司马懿曾经提出灭吴当先取夏口,赤壁之战,曹操之所以在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不敌孙刘联军,抑或有诸多的因素,但曹操忽视夏口的战略地位,可能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司马懿为何如此重视夏口,认为夏口是孙吴的“心喉”之一。本人认为他很可能是汲取了曹操赤壁之战失利的经验教训。夏口作为荆、扬二州战略要地,既是江汉平原顺流东出的大门,又是东南扬州溯江西进必夺之要塞。赤壁之战曹操若于孙刘联盟之前占据夏口,便可沿江直下,直接威胁江东六郡。即使在夏口以东为东吴水师击败,亦可退守夏口,转攻为守,仍可以保全整个荆州。若占有荆州,则可以西攻刘璋,东胁孙权,曹操仍有统一全国的资本。可见曹操在赤壁之役中错失攻占夏口要地,由此就失去了统一全国的时机。曹魏诸臣中,首先意识到夏口战略地位重要的是司马懿。司马懿之所以善于用兵,除了其胸怀韬略之外和其注重三国时期的实战之例有关。司马懿之后,越来越多的才智之士都认识到夏口是江东的门户,欲灭吴必先取夏口。

而在内政方面邓艾向司马师建议:“国之所急,惟农与战,国富则兵强,兵强则战胜。然农者,胜之本也。孔子曰:足食足兵,食在兵强,上午设爵之劝,则下无财畜之功,今使考绩之赏,在於积粟富民则交游之路绝,浮华之原塞矣。”虽然这些都是邓艾的建策,但是如果没有司马懿的全力支持,是不可能做到的。司马懿认为不仅要发展民屯和军屯,而且要在吴魏边境地区广开河渠,兴修水利。在司马懿的主持之下,曹魏的水利工程开展的有声有色。曹魏的军屯的发展和推广以及配套的水利设施的兴建,既有利于富国强兵,也减轻了民众的负担。自此三国鼎立的平衡格局逐渐被打破,战略优势开始倒向曹魏。司马懿开创的兴屯田和修水利的经济措施为三国最后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说实话,由于出仕时间比较晚,因此司马懿在《三国演义》中的戏份明显比刘关张们要少,而他的生平也没有被编入《三国志》,而是作为晋朝的宣帝放在了《晋书》里。

在三国时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司马懿是一个集大成者,文韬武略都算得上佼佼者,武功方面他把诸葛亮这样的三国时代神一般的存在堵得一点儿办法也没有,收拾辽东公孙渊这样的曹魏老大难的问题也基本上是手到擒来。在谋略方面,他熬死了曹魏三代君王不说,在基本上毫无胜算的情况下,最终在高平陵之变一举翻盘拿下曹爽,奠定了晋朝基业的基础。

我们首先必须承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司马懿都无疑是一个成功者,似乎一生中的坎坷,他都能够有惊无险地跨过,而且每次涉险跨过一道坎坷,他人生的境遇都会有一种极大的提升和开拓。

首先司马懿他就是能活,他得享高寿,是司马氏能取曹氏而代之的重要因素。曹丕享年四十岁,曹叡只活了三十六岁。父子相加七十六岁,差不多是司马懿一人之寿数。如果曹丕父子能够活得久一点,不用太多都活到四十五岁,那司马懿将死于君权集中的曹叡之前,这样一来司马氏取代曹氏的政治变化或许全化为泡影,历史将改写。

司马懿的第二个特质当然是他极其隐忍的处事风格。成年之后的司马懿是一个城府极深,思虑极远的人。他在人才辈出、将星如云的三国时代,能击败众多对手,成为将才和帅才的集大成者,为晋朝奠定了基础的原因也在于此。在为曹家卖命效忠的四十多年里,他一直兢兢业业,毫无怨言,成为了几代曹魏君主最为倚重的国之栋梁。唯一让人诟病的是他诛杀曹爽党羽的行为,但这也是司马懿被曹爽逼迫得无路可退之后的一次反击。无可厚非,一个普通人大抵也会如此的。高平陵之变发生后,司马懿成为曹魏真正的主人,掌控国家大权,但依然谦逊低调,对于丞相、九锡、郡公等,一生都坚辞不受。

司马懿第三种特质,我们可以认为是他的顺势而为的人生信条。曹魏帝国面对蜀、吴、辽东等敌国或地方割据势力的斗争,司马懿几乎全部参与。在曹丕时代,司马懿以尚书仆射主持尚书台,作为曹丕最为倚重的心腹大臣,在曹丕引大军临江观兵征吴时,他负责主持后方军政大事及前后勤补给。曹丕以“萧何”赞誉其功。后来在魏明帝的时代,他铲除了孟达集团,并阻挡了诸葛亮的北伐攻势,年逾六十还兴兵远征辽东,铲除了割据东北为患多年的割据势力。之后他又两度击退东吴大军,令敌国统治者孙权都对其赞誉有加。

在《晋书》对于司马懿一生的总结中,最为精准和提纲挈领的就是:“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和光,就是混合各种光彩,同尘,就是与尘俗相同,指不露锋芒,用与世无争的平和处世方法,也有比喻随波逐流和同流合污。本意是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方法的体现。在此是说司马懿隐忍退避,诈病退官,伺机而动,以图后势,寥寥数语,即成为司马懿谋略和性格的真实体现。而至于所谓的“鹰视狼顾”之相,个人以为是后世古人对司马懿过多反面的刻画,在三道老师心目中司马懿是一个三国时期心机深沉的权谋家、政治家和军事家。由于在曹爽连续的打压之下,司马懿一直忍辱负重,训练三千死士,最终发动高平陵之变,一击必中,铲除了曹爽一族,最终直接导致了司马氏取代曹魏政权的历史进程,三马食槽,最终司马氏统一了中华大地。

近二十年的权谋研究,近五年时间的潜心写作,总结出40多万字的研究成果,铸就了《权谋真经》一书,此书涵盖了职场、官场、人生难题的方方面面,人生智慧的各个层次,这本书全面涵盖了权谋200多个要点。提炼总结官场、职场原创九大招法,外加近200篇案例解析(包含但不限于资治通鉴的材料,触角拓展到诸子百家和文学经典),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韬晦术—-详细讲解韬晦的方式方法,案例解析,话术解读。

2、媚上术—-详细讲解如何媚上,面对不同型领导该如何做。

3、结党术—-告诉你如何与同事进行利益勾兑,形成党派。

4、诬陷术—-面对竞争者,或者潜在竞争者,如何除掉他们。

5、政变术—-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正确的政变步骤,夺权上位。

6、饰贤术—-上位后如何展示自己,包装自己的形象。

7、识人术—-用人如器,如何去识人的手段,方式。

8、施恩术—-如何收获人心,让下属死心塌地跟着你干。

9、固权术—-有位置不一定有权利,如何长久的巩固自己权利。

以上只是《权谋真经》的冰山一角,《权谋真经》不仅全方位立体化地给大家展示权术的获取、使用、巩固,更重要的是此书还会指导大家如何一步一步从底层走向权力的巅峰!!!只要通过一遍一遍的阅读,就能够提升算法,使自己变得更有城府,更有心机,对自己的人生和社会更加通透,事事有判断,招招有想法,处处有能耐。人生就走向了康庄大道!

《权谋真经》这本书籍,属于内部资料,不可能公开发行,数量不多,因为此书内涵深厚,破坏力极强,请独自阅读,请勿外传,用来研究、收藏和保存着传给下一代来看,都有着巨大的意义。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