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启是谁(《大秦赋》芈启之谜:当上了秦国丞相,为何又变成楚国国君?)

内容摘要《大秦赋》中秦始皇的岳父芈启,身份太复杂,《史记》也没写清楚 《大秦赋》热播,许多配角的表演十分精彩,例如郭开、郑货等人,把对应角色饰演得惟妙惟肖。在历史上,郭开确有其人,但却没有关于郑货的记载。除了这两位外,还有一个人演技也不错,此人就是

《大秦赋》中秦始皇的岳父芈启,身份太复杂,《史记》也没写清楚

《大秦赋》热播,许多配角的表演十分精彩,例如郭开、郑货等人,把对应角色饰演得惟妙惟肖。在历史上,郭开确有其人,但却没有关于郑货的记载。除了这两位外,还有一个人演技也不错,此人就是《大秦赋》中的昌平君——芈启。只是,芈启在历史上非常尴尬,因为关于历史上的确有芈启的存在,但关于他的记载,少之又少,以至于成为了一个谜团。

在《大秦赋》中,芈启是华阳夫人的侄子,当初,华阳夫人发动宫变之前,密令芈启和芈颠两人投奔吕不韦,为芈姓一族留下“备份”。后来,在华阳夫人的筹划下,芈启的女儿被嬴政看中,因此,芈启又成为了秦始皇的岳父。

这样的剧情,其实大多是“创造”出来的,因为在历史上,华阳夫人没有发动宫变,而且,嬴政后宫女子也没有记载,因此,芈启在剧中的身份,都不符合事实。

在《史记》中,关于芈启的记载只有两处,第一处是在嫪毐叛乱时期:

长信侯嫪毐作乱而觉……王知之,令吕不韦、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

嬴政亲政之前,嫪毐仗着赵太后(赵姬)的宠信,在秦国胡作非为,甚至称自己是嬴政的“假父”,和赵姬生下两个孩子,嫪毐怕事情败露,于是和门客一起盗取赵姬和嬴政的印玺造反。在平定嫪毐之乱时,有三个人立下大功,他们分别是秦国相邦吕不韦、昌平君芈启,还有一人是昌文君(关于昌文君是谁,目前有争议)。

嫪毐之乱被平定后,吕不韦受连累而死,昌平君芈启成为秦国新一任相邦。

也就是说,《史记》中并没有说昌平君芈启是什么身份和来历,但从他能带兵平定嫪毐之乱和接任吕不韦可以看出,芈启当时手中应该有很大的权力,特别是在军事方面。这就引起了后人的兴趣,昌平君既然是芈姓,又手握权柄,大家很容易把他和另一位芈姓人物关联在一起,此人就是华阳夫人。

众所周知,当年秦武王嬴荡举鼎而亡,宣太后扶持嬴稷(秦昭襄王)继位,因为宣太后出自楚国芈姓,因此秦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存在“楚系势力”,宣太后去世后,华阳夫人是另一位芈姓代表,而且,华阳夫人对嬴政的父亲嬴异人(秦庄襄王)有提携之恩,若无华阳夫人,嬴政父子都无缘成为秦王。正是因为华阳夫人在秦国地位特殊,因此,人们猜测,芈启可能是华阳夫人的侄子。于是,《史记索隐》给大家一个解释说:

“昌平君,楚之公子,(秦始皇)立以为(秦)相。”

需要说明的是,《史记索隐》是唐朝的作品,按照它的说法,昌平君芈启乃楚国公子,嫪毐之乱后,芈启被晋升为秦相邦。

注意,《史记》中,没有写芈启的真实身份,而《史记索隐》中说他是楚国公子。在战国时期,“公子”二字和隋唐之后不同,当时的意思是“诸侯之子”,也就是说,按《史记索隐》的说法,芈启乃是某一位楚王的儿子,至于是哪位楚王,却没有明确。

从芈启所在的时代来看,他最后可能是楚考烈王的儿子,而且,楚考烈王是华阳夫人的哥哥,若芈启真是楚考烈王的儿子,那他正好是华阳夫人的侄子,这样解释似乎合理。但是,我们忽略了另一个问题:楚考烈王没有儿子。

根据《史记》记载,楚考烈王后宫嫔妃众多,却没有一男半女,后来,春申君通过“移花接木”,把怀孕的女子送给了楚考烈王,楚考烈王才有了唯一的儿子,也就是楚幽王。按照今天的观点来说,楚考烈王应该有“不育”之症,所以,芈启不太可能是楚考烈王的儿子。因此,关于芈启的身世,只能是历史谜团了。

更有后人杜撰,说当年楚考烈王还是皇子时,到秦国为质子,娶了秦昭襄王的女儿,生下了芈启。其实,这种说法显然站不住脚。楚考烈王确实曾在秦国为质,但没有史书记载他曾娶了秦昭襄王的女儿,更没有记载他在秦国有一位儿子。试想,若楚考烈王在秦国留下一子,他当年归国继承楚王之位后,为何不带走儿子?楚考烈王一直为无子而纠结,为何不想办法接儿子回楚?若芈启真是楚王侄子,那他为何一直待在秦国,还能被嬴政重用,成为秦国的相邦?

显然,芈启的“公子”身份,有许多疑惑,至今解释不清。

《史记》中,关于芈启还有另外一处记载,《史记·秦始皇本纪》云:

二十三年,秦王复召王翦,强起之,使将击荆。取陈以南至平舆,虏荆王。秦王游至郢陈。荆将项燕立昌平君为荆王反秦于淮南。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因为秦始皇的父亲嬴异人后来改名为嬴子楚,为了避父亲讳,秦国叫楚国为“荆国”,楚王也就称了荆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秦王政二十三年,当时韩国、赵国、魏国已经被秦国所灭,嬴政派大将王翦攻打楚国,俘虏了楚王,楚国将领项燕拥立昌平君为楚王,在淮南继续反秦。

也就是说,昌平君不仅做了秦国的相邦,此后,他还成了末代楚王。问题来了,项燕为何要拥立昌平君做楚王呢?原因很简单,昌平君是楚国公子。

所以,按照这个逻辑,我把芈启的经历再捋一下:

(一)按《史记》记载,芈启在秦国权柄很大,有能力平定嫪毐之乱,还接任了相邦之位。

(二)按《史记索隐》记载,芈启是楚国公子,极有可能是楚考烈王之子;

(三)从《史记》中可知,楚考烈王无子。

(四)按《史记》记载,芈启后来被项燕拥立,成为楚国末代君王。

这四点结论,(一)、(三)、(四)都出自史记,无法解释芈启为何能成为末代楚王,《史记索隐》增加了(二),则可以解释的通,但又和第三条相矛盾。

因此,只有两种可能能解释得通:第一,芈启是楚国公子,但不是楚考烈王之子,而是楚顷襄王(楚考烈王之父)之子,或者是楚王旁支。

第二,项燕所拥立的“昌平君”,和秦国平定嫪毐之乱的“昌平君”不是同一人。

然而,后来出土的《睡虎地秦简》却给了我们另一个思路,即,秦国伐楚后,嬴政为了安抚楚人,派秦国昌平君前去楚国旧都城郢都,安抚当地的楚国百姓。后来,昌平君住在了韩王安住过的房子里。

当时,秦国灭韩时,韩王安被秦始皇安排到楚国的郢都(已经被秦国占领)居住过一段时间,而昌平君恰好住在了韩王安曾经的寓所。

这就解释得通了,笔者可以大胆假设:秦国和楚国的昌平君本就是同一人,只是,昌平君身为楚国公子,长期为秦国服务,后来,当楚国被灭之前,昌平君回到楚国,住到了亡国之君(韩王)的寓所内,看到楚国百姓受难,又被韩王安的经历所触动,因此产生了反秦的想法,所以才和楚将项燕联合,以末代楚王的身份抗秦。如此解释,似乎合情合理了。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