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谁是春晚舞台上的常客,冯巩绝对是当仁不让,连续32年登台表演,让他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演员。每年的那句开场白:“我想死你们了”也是逗得人哈哈大笑。
冯巩凭借自己精湛的演技,还有高尚的艺德,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其实冯巩之所以能有今天,跟他背后的家庭是分不开的。
他们冯家过去是一个大家族,冯巩的曾祖父是冯国璋,在民国可是北洋三杰之一。
冯巩的祖父冯家遇虽然名气赶不上冯国璋,但兴办了诸多实业,曾被日本人极力拉拢,绝对算得上一位人物。冯氏父子,通过多年的奋斗,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大笔财富,也造就了今天的冯巩。
冯国璋的发迹之路
冯国璋的行伍生涯是从北洋武备学堂开始的,这所由李鸿章一手创办的军事学堂,当时国内很多人挤破了脑袋也要进去,冯国璋凭借自己的手段,成功弄到了一个入学名额。
几年之后,冯国璋以第一名的成绩顺利毕业,连李鸿章都对这个小伙子高看一眼。北洋武备学堂,成了冯国璋的人生第一个跳台,他将凭借这个跳台,开创一个属于他们冯家的辉煌。
毕业没多久,就碰上了袁世凯在小站练兵,此时的冯国璋还不知道,自己走的这步棋,成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
随后冯国璋跟着袁世凯一路南征北战,成为了袁世凯的左膀右臂。跟了袁世凯二十多年以后,冯国璋成了北洋派系的核心人物。
在袁世凯死后,他成了直系的首脑,又担任副总统,一时间手握重兵,权高位重。
1917年,张勋复辟,冯国璋出兵抵制,事后他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成了中华民国地位最显赫的人。
冯国璋一生有三子一女,其中第三个儿子冯家遇最受他的器重。
冯家遇的传奇
冯家遇出生于1888年,他的成长伴随着大清帝国的衰落,也见证着父亲事业的起飞。
当年冯国璋曾经参与创办了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冯国璋的崛起正是得益于武备学堂,所以他知道能到这里镀金有多重要。
冯家遇就在父亲的安排下,成了其中的一名学员。冯家遇本以为自己会跟随父亲的步伐,自此步入军政界,以武报国。
1906年,冯家遇拿到公派留学的名额,到德国柏林工学院学习冶金。彼时清朝的现代工业并未起步,而德国经过工业革命,工业实力已经相当雄厚。
回国以后,看到破败的大清国,他觉得参军救不了中国,只有兴办实业,才能力挽狂澜。
对于儿子的选择,冯国璋也没有过多干涉,儿子要钱他就给钱,别的就随他去了。
冯家遇虽然出身于豪门,但绝不是一般的富家子弟,他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该做什么,该怎么做。
他先是创办了东方油漆厂,一举做到了国内第一,不论是产量,还是销量,都名列前茅。
但冯家遇的野心远不止于此,区区一个油漆厂,可实现不了他实业救国的抱负。
可就在这时,冯国璋意外病逝。冯国璋生前为子孙攒下了丰厚的家产,可这些家产却被别有用心的管家给侵吞了。冯家子弟平常也不过问家里的产业,一时间想不出应对的办法。
冯国璋生前置办了多处房产、金矿、煤矿、银行等产业,这些账目加起来异常复杂。冯家遇一项一项过,足足干了七天七夜,才摸清楚了账目的来龙去脉,查出了很多假账。虽然辛苦,却保住了他们冯家最后的资产。
干完这件事,冯家遇有了更加充裕的资金来创办实业,他又先后创办了保定电灯厂、天津恒源纱厂、天津大陆银行、大城银行等企业,为中国撒下了工业复兴的种子。
后来抗战爆发,大汉奸王克敏前来拉拢他,希望冯家遇能一起为日本人做事。
可冯家遇心里装的是整个国家,他又岂能允许自己与倭寇同行,做这些卖国通敌的勾当。他用黄胆汁抹在脸上,假装身体不好,拒绝了王克敏的拉拢。
冯家遇不仅自己热爱着国家,对于自己的孩子也是严格要求。
他一共6个儿子7个女儿,要求每个孩子都必须学习传统文化,专门为他们请老师,教他们学习《四书五经》。用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他们打好基础以后,再送他们到辅仁大学、南开大学等学校学习西方学术。
冯家遇心里清楚,光靠言传无法让孩子们对这个国家有强烈的热爱,如果没有传统文化作为基础,只接受西方知识,只会让他们沦为数典忘祖的西式精英。
他的大儿子冯海崙熟读中国传统文化,还通晓德语和英语,虽然因为父亲的原因,屡次受到冲击,但仍然不卑不亢。
晚年的时候,他经常跟自己的后辈们讲述中国的传统文化,教导他们如何做人做事。在冯家后人的眼中,正是有了长辈们的言传身教,才让他们不管身处何种境况,都能保持定力。
冯巩自然也是从小在冯家长辈的这些熏陶中长大的,他一步一个脚印,成为了中国目前不可多得的艺术家。这中间吃过多少苦头,受过多少挫折,恐怕只有冯巩清楚。
虽然从大家庭中走出来,但冯巩这么多年来的作品,一直都秉承着接地气的风格,始终没有和老百姓的真实生活脱节。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获得了老百姓的普遍赞誉。
冯巩父亲临终前对他说道:“你好好做事,只要你们做好了,有出息,咱冯家有光彩,我就心满意足了。”
于我们个人而言,亦是如此,只有依靠个人不屈服于命运的奋斗,才能有一个家族出头的希望。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