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89年,孟浩然出生在襄阳城中一个书香门第的富贵家庭,少时便有凌云之志。祖上还留下了一座名为涧南园的庄园,北临溪涧,南傍山林。孟浩然闲来就在此泛舟垂钓、竹林逸歌,好不悠哉,他的日常生活是这样的:“向夕开帘坐,庭阴叶落微。鸟从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每个人都向往诗和远方,而孟浩然生来就徜徉其中。渐渐的,不到二十岁的孟浩然便成了襄阳城的明日之星,以至于当时人称他“孟襄阳”。公元706年,孟浩然准备走科举这条路,去参加襄阳县试。
诗赋、试策、帖经三场下来,孟浩然一路所向披靡毫无对手。在十七岁的年纪,就荣膺襄阳全县高考状元。眼瞅着下一步就是襄州府试,一家老小都备好了题名宴,孟浩然却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拒绝参加府试。原因很简单:我突然想出去旅行了
弱冠之年,孟浩然便拉着同乡好友张子容,隐居到了风光秀丽的鹿门山,过着悠然的山居生活。他的日常生活是这样的:“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在隐居的日子里,孟浩然隔三差五也会出山会友,或是呼朋引伴,探寻古迹名胜。当春日的清晨睡起来后,诗意继续流淌:“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可是不久,与自己隐居山林的张子容过完了隐居的“瘾”,人家要去科举了,只留下孟浩然一人......
史书记载:“隐鹿门山,以诗自适。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所以孟浩然始终在隐居,直到三十八岁时才去往长安科举,无奈考试三次均未中第。但这从来不影响孟浩然在唐代诗坛的影响力,他那些田园诗歌的创作与超凡脱俗的性格,让小自己12岁的李白成为了他的头号粉丝。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来到湖北安陆时。孟浩然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风采绝世,而且才气过人风流倜傥。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试问还有比这更热烈、更直白的粉丝向偶像致敬的告白诗吗?
一次次的失败,孟浩然知道自己此生与仕途再无缘分。自此之后,他远离繁华,在山水之间游走,只为遵从内心而生活。开元二十三年(735年)三月,当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游玩(今江苏扬州),便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
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也许只有李白懂他的风流,懂他的志向,也懂他的无奈。
自从孟浩然在三月去了扬州,就此也拉开了文人墨客下扬州轻舞飞扬的序幕。“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等等诗句让扬州成为了唐朝的时尚之都。
扬州,从吴王夫差开掘邗沟,到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这些动作都令扬州在交通便利上获利甚丰,经济开始得到迅猛发展。隋炀帝还在运河两岸遍植柳树,到了唐朝,运河两岸“夹岸分堤万树余”,大面积的绿化除了形成了美丽的景观外,还增加了扬州的空气湿度,温暖的气候条件,造就了扬州宜人的居住环境。
更重要的是长安、洛阳会宵禁,只有扬州没有宵禁,不受大唐法律制约,是个非常开放城市。安史之乱后,扬州成了全国最发达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一度超越首都长安,为天下之冠。“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唐时扬州城的繁华或许只能留在历史的诗篇里了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