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雎是战国时期的魏国人,因为封地在应城,又被人们称作“应侯”。在秦昭襄王时期,范雎来到秦国,并且受到了秦昭襄王的重用。
范雎是一位极其出色的谋略家、政治家和外交家,在他的辅佐下,秦昭襄王收回了属于君王的权力,并且使秦国步入了新的阶段。秦朝丞相李斯对范雎的评价极高,他曾坦言:“昭王得范雎,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就是这样一位深受器重,劳苦功高的大臣最后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范雎本是魏国人,因为秦昭王很赏识他的才能,所以封他为宰相。范雎当上宰相之后,也确实靠着一张利嘴为秦国立下不少功劳。白起是秦国人,武将出身,擅长攻坚战,后世对他的军事评价很高,是战国四位著名将领之一。范雎与白起的关系,就是文臣与武将的关系。
他们二人关系可以比对赵国的廉颇和蔺相如。秦昭王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然要有所取舍,可是范雎什么方法不用,竟然提出了让秦国太子质于魏的想法。既然他提出了这个方法,那就应该料想到赵国必然会破坏秦国和魏国的结盟,而赵国破坏结盟的办法就是伤害秦国太子。他自私的性格根本没有让他真心为秦昭王考虑。秦昭王痛失爱子,之后又因为范雎的收回王权之策,逼得自己母亲绝食而死,秦昭王连番遭受亲人离世的打击,全都是因为范雎。
范雎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善妒,这个人受不了被人忽视,受不了别人抢走他的风头,希望所有人都围着自己转。就是因为这一点,他不顾前方战事的具体情形,蛊惑秦昭王将白起召回,给了赵国反扑的机会,还诬陷白起,逼得白起自杀。
秦昭王因为范雎失去了儿子、母亲和白起,更因为范雎让前线无数的秦国将士们丧命。范雎推荐的两个人都背叛了秦国,秦昭王自然会怀疑范雎的居心。
在这些秦简中,有一部《编年纪》就记载了范雎的结局。
五十二年,王稽、张禄死
《史记》记载,“五十二年,王稽弃市”。显然,范雎命运和王稽一样,没能逃脱秦法制裁,颠覆了史书记载。
一代秦相范雎,他学富五车,睚眦必报,更受到秦昭王的无限的宠信。最后却作死自己手中,聪明反被聪明误。一代军神没有死于沙场,死于敌人之手,却如此憋屈的自杀而亡,让人不胜嘘唏。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