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铁马英雄气 历尽千帆仍少年——大宋猛男辛弃疾的传奇人生

内容摘要他是两宋文人中武力值最高、最能打仗的男人。二十一岁便带领两千民众起兵“造反”,之后更是率领50人直接杀进5万人的敌阵,生擒叛将、全身而退,被誉为大宋第一猛男。他是两宋武将中最能写词的男人,被称为“词中之龙”。现如今,他有600多首词作流传于

他是两宋文人中武力值最高、最能打仗的男人。二十一岁便带领两千民众起兵“造反”,之后更是率领50人直接杀进5万人的敌阵,生擒叛将、全身而退,被誉为大宋第一猛男。

他是两宋武将中最能写词的男人,被称为“词中之龙”。现如今,他有600多首词作流传于世,其词风时而豪放、矫若游龙,时而婉约、含情脉脉,时而田园、宁静安恬,他让你很难用一个明确的符号去界定。

他是两宋政客中精神内耗最少、阅尽千帆仍是少年的男人。年少轻狂时喝酒大醉,却无碍舞刀弄枪、吟诗作赋;从政为官时雷厉风行、杀伐果断,履历遍布边疆各州、在每一任上都能文武兼修,安定一方;半道归隐时广交义友、快意恩仇,颇有江湖侠士的傲然风骨。

当然,他更是一个爱国的人。毕生以恢复中原、报国雪耻为己任,虽能以一己之力安定一隅,但却挽回不了南宋王朝的大厦将倾,在临死前仍然大呼“杀敌 杀敌 杀敌”!他用自己的一首首爱国词作,扛起了当朝无数仁人志士的精神旗帜。

他就是辛弃疾。

少年英雄、气吞山河

如果说中华五千年历史上有谁堪称少年英雄,窃以为只有两个人可以入围:一个是霍去病,另一个便是辛弃疾。(偏偏两人的姓名又如此工整对仗)

高宗皇帝绍兴十年(1140年5月),辛弃疾在历城(今山东济南)出生。

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宋朝王室南渡建立了南宋王朝。祖父辛赞因为族人众多,一时无法南下,最后不得不留在了北方,在金朝做了官。等到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大地已经丧落于金人之手16年了。出生后不久,父亲辛文郁便因病去世,幼小的辛弃疾一直跟随祖父生活。

在金朝的统治下,汉人承受着沉重的压迫和剥削,也背负着莫大的屈辱和痛苦。祖父辛赞骨子里是非常爱国的,也一直希望能有机会推翻金人统治,迎接大宋王师北定中原。于是,他常常带着宝贝孙子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将这一腔报国之志倾注在了后辈身上。

而辛弃疾也不负所望,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一方面,师从当代名士刘瞻,奠定了自身扎实的文字功底(他的同窗党怀英后来成为了金朝的文坛领袖);另一方面,他两次到金都燕京参加进士科考试,借机侦察金人形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辛弃疾年少便养成了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是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这一年,金主完颜亮在弑主夺位12年后,无视内部重重矛盾,率四路金军大举南侵,欲灭亡南宋,统一江南。

当此之时,金朝统治下的中原地区,赋役繁重,不堪征调,纷纷起义反抗。起义军中声势最大的是农民耿京,史称“耿京起义”。虽然辛弃疾当时只有21岁,但已在江湖闯荡多年,此时早已按捺不住自己的豪情壮志,便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时机,迅速召集起一支两千人的起义部队。

辛弃疾是史上少有的兼具政治眼光和军事头脑的文人。起义之初,他便清醒地认识到,凭借自身微薄之力,是很难与当朝军队相抗衡的。所以,一番审时度势后,他作出了自己人生中两个最为重要的决定:

决定一:他率领起义部队加入耿京的队伍。这样一来起义队伍进一步凝聚力量,发展壮大;辛弃疾也被耿京视为左膀右臂,被任命为掌书记,负责起草书檄文告,参与军中机密。

耿京起义剧照

决定二:他向耿京建议,起义军要争取南宋皇庭的支持,南北呼应,更能成事。耿京听进去了,所以派辛弃疾为使,奉表南归。

这两个决定让辛弃疾登上了更高一层次的政治舞台,也让他因缘际会地躲过了一场军中哗变,留存了性命。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22岁的辛弃疾第一次来到南宋,并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得到了当朝高宗皇帝的亲自接见。最终,辛弃疾出色地完成了使命,宋朝任命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辛弃疾为右承务郎、天平军掌书记,并让他回山东向耿京传达南宋朝廷的旨意。

出使南宋、入朝面圣,给了辛弃疾很大的鼓舞,也让他更加坚定了抗击金朝、恢复中原的远大志向。但是,在他奉命返回山东途中,却得到了起义军内部发生重大军变的消息,叛徒张安国、邵进等谋害了耿京,带领一部分人投降了金朝。

命运似乎跟他开了一个玩笑,让他一下子从山峰跌到了谷底。可以想象,如果换做一个其他人,在起义军溃散的情况下会怎么办?返回南宋,也许你可以谋得一官半职,但是难免被视为草台班子、成不了大事;继续北归,隐姓埋名?也许可以得到一个苟延残喘的生活,但是终生都会抬不起头来。

但是,少年英雄的辛弃疾,此时做出了他人生中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决定:率领了一支仅有50人的小队,直接杀进了5万人的金军大营,将正在和金将饮酒作乐的叛徒张安国生擒!这是何等的谋略和胆识?!

辛弃疾的这一行动,在南宋朝野引起极大的震动,文臣儒士为之兴起,武将军人为之振奋,连当朝天子也忍不住“一见三叹”!

后来辛弃疾在回想这段经历时,也不禁感怀于自身的年少无畏和一腔热血: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䩮,汉箭朝飞金仆姑。

——辛弃疾《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就这样,南宋王朝在金土后方起义遥相呼应下,以虞允文为首的主战派拼死一战,在如今的安徽马鞍山,取得了采石之战的胜利!经此一战,南宋王朝在江南站稳脚跟。

采石之战

凭借着在起义军中的惊人表现和勇毅果敢,辛弃疾也在南宋王朝名重一时。皇帝任命他为江阴签判(相当于副市长),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一年辛弃疾23岁。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

辗转赴任、生不逢时

采石之战后不久,高宗皇帝便选择禅位给赵昚,史称孝宗皇帝,宋朝的皇位再次回到太祖一脉。

1162年,孝宗皇帝即位之初,便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对收复中原表现出了极大的期望,他在继位不久,便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为蒙冤致死20年的岳飞平反。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第二件事:启用主战派张浚。

这两件事,都是为了后来的北伐做的准备。隆兴元年(1163年),孝宗皇帝即位第二年,便在张浚等主战大臣的鼓动下,先发制人,北伐金朝。但却因为准备不足、将帅不和,导致北伐军在短短三个月内经受符离大败,史上的隆兴北伐就此草草收场。

隆兴和议

乾道元年(1165年),宋金两朝谈判一年签订的隆兴和议正式生效,宋朝重新回到“岁币换和平”的老路。在此之后,抗金北伐、克复中原虽然仍是南宋的政治正确,但在实际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从当朝公卿到朝野庶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贪图享乐、厌恶战争。就连孝宗皇帝自己也渐失光复雄心,朝中风气日趋偏安,也再没有组织过像样的北伐。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题临安邸》

但是,辛弃疾的北伐之志从未减退。乾道二年(1166年),26岁的辛弃疾在宋朝已为官三年,对当朝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做足了功课。经过深思熟虑,他向孝宗皇帝上书《美芹十论》,客观地分析了宋金双方的形势,提出了周密详尽的恢复大计和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此后,他又向右丞相虞允文上了《九议》,再次陈述他的抗金方略。辛弃疾希望以此唤起宋廷君臣的抗金热情,坚定他们抗战必胜的信念。

审势第一,察情第二,观衅第三,自治第四,守淮第五,屯田第六,致勇第七,防微第八,久任第九,详战第十。

——辛弃疾·《美芹十论》提纲

可以说,《美芹十论》是一部价值很高的军事论著,凝结了辛弃疾深厚的军事思想和战争智慧。此后,《美芹十论》成为了辛弃疾的代名词。

千百年后,郭沫若在吊唁辛弃疾墓的时候,便写下了这样一副对联: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郭沫若·《吊辛弃疾墓》

但是,在逐渐偏安成风的情况下,辛弃疾的满腔热忱,并未引起统治者的重视;次次上书如同石沉大海,也让他陷入极度的悲愤和苦闷中。

而反观北方,金朝则迎来了他们最为贤明的一代君王,在第五任皇帝完颜雍长达28年的治下,开始主修内政、恢复经济,推动金朝转入和平发展轨道,逐步迎来了“大定之治”的繁荣局面,甚至完颜雍也被称为“小尧舜”。

宋金疆界图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任何一个人身处其中,都是沧海一粟。在宋金边境长期罢战休兵的历史大背景下,胸怀拳拳报国之心、始终不忘克复中原的辛弃疾,将注定实现不了自己的远大抱负,而不甘与悲愤则成为了他入仕宋朝之后一段时期的内心主旋律。

对于南宋王庭来说,虽然对北伐反应冷淡,但是对辛弃疾在《美芹十论》中所表现出的实际才干颇感兴趣。于是,便更多地将他作为一个“补锅匠”,屡屡在边疆地区或者叛乱地区任职。

从乾道四年(1168年)年始,辛弃疾先后担任过建康府通判、滁州知州、江西提刑等职,在平定了赖文政领导的茶商军之后,又调到江陵府,兼任荆湖北路安抚使,后来又调回江西、湖南等职。频频的调动、甚至升迁,并没有使辛弃疾感到满足,他日夜渴望的是驰骋沙场,收复失地。

淳熙元年(1174年),34岁辛弃疾被推荐为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此时距离他南归入宋已12年了。南归十二年间,他脑海中始终无法忘却金人铁蹄下的赵宋河山,但现实中却又长期奔忙于各地州府,屡遭诽谤打击,恢复中原的大志一再受阻,壮志未酬却被迫闲居。

于是,当他在赏心亭临亭而立,远看巍巍青山,胸中思绪激荡,万般感慨,写下了这首《菩萨蛮》。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辛弃疾《菩萨蛮·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淳熙六年(1179),40岁的辛弃疾再次由湖北转运副使,改调湖南转运副使。他本来是要积极建功立业,被调到湖北去管钱粮已不合他的要求;再调到湖南,还是管钱粮,当然更是失望。临行前,同僚王正之在山亭摆下酒席为他送别,他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作为一名弃金入宋的“归正人”,他的身份也阻拦了仕途的发展。同时,辛弃疾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也使他在官场上难以立足。

后来,辛弃疾因在地方上大刀阔斧整顿改革、创置“飞虎军”等事,妨碍了权贵们的利益,在淳熙八年(1181年)被弹劾,以“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等罪名,被罢去了所有职务。

入宋十八载,宦途竟归零。这一年,辛弃疾41岁。

寓居乡间、广交义友

被弹劾罢官后,辛弃疾在淳熙八年(1181年),和家人一起定居在江西上饶的带湖(带湖庄园火灾后,迁往铅山居住),从此开始了一段长达20年、纵情诗酒、广交义友的美好田园生活。

这段时间的辛弃疾,豁达和洒脱已经成为了他的代名词。

细细盘点这一时期的辛弃疾,主要干了五件事:

第一件事——搞设计、盖房子。

他根据带湖四周的地形地势,亲自设计了“高处建舍,低处辟田”的庄园格局,并对家人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因此,他把带湖庄园取名为“稼轩”,并以此自号“稼轩居士”。

在自己设计的带湖新居盖好之后,成就感爆棚的大男孩忍不住内心激动,马上赋词一首:

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东冈更葺茅斋。好都把轩窗临水开。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

——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第二件事——会朋友、吹牛逼。

在寓居期间,陈亮、朱熹、陆游、杜叔高、刘过等名士,都曾是辛弃疾的座上宾。

淳熙十五年(1188)冬天,陈亮到上饶访辛弃疾,史称鹅湖之会。辛、陈两人才气相若,抱负相同,都是力主抗金复国的志士、慷慨悲歌的词人,两人情投意合,相见恨晚。在共同议论抗金大事别后,辛、陈又用同一词牌反复唱和,其中就包括《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名作,一时传为词坛佳话。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淳熙十六年(1189)春,杜叔高也到上饶探访辛弃疾。杜叔高是辛弃疾和陈亮的友人,是一位很有才气的诗人,只因鼓吹抗金,遭到主和派的猜忌,虽有报国之心,但无请缨之路。辛弃疾爱其才华,更爱其人品。在临别时写下了这首《贺新郎》。

细把君诗说:恍余音、钧天浩荡,洞庭胶葛。千丈阴崖尘不到,惟有层冰积雪。乍一见、寒生毛发。自昔佳人多薄命,对古来、一片伤心月。金屋冷,夜调瑟。

去天尺五君家别。看乘空、鱼龙惨淡,风云开合。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叹夷甫诸人清绝!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

——辛弃疾《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第三件事——带小孩、天伦乐。

你能想象一个年轻时陷阵杀敌的猛男,带起孩子来,竟然会如此有诗情画意吗?

大儿子在溪水东面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淘气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清平乐》全词没有一句浓笔艳墨,但却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一个五口之家的田园生活,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村居期间,他还带着一家老小,到上饶城西四十里的黄沙岭道游玩,听鹊惊蛙鸣,嗅稻花沁香,写下了这首别具一格的《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第四件事——游山水、悟人生。

淳熙九年(公元1182年),辛弃疾和好友韩元吉同游信州云洞,两人以《水调歌头》为此词牌,交游唱和,洒脱似神仙。

今日我重九,莫负菊花开。试寻高处携手,蹑屐上崔嵬。放目苍岩千仞,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古寺倚修竹,飞槛绝纤埃。

笑谈间,风满座,酒盈杯。仙人跨海休问,随处是蓬莱。落日平原西望,鼓角秋深悲壮,戏马但荒台。细把茱萸看,一醉且徘徊。

——韩元吉《水调歌头·水洞》

今日复何日,黄菊为谁开?渊明谩爱重九,胸次正崔嵬。酒亦关人何事,政自不能不尔,谁遣白衣来。醉把西风扇,随处障尘埃。

为公饮,须一日,三百杯。此山高处东望,云气见蓬莱。翳风骖鸾公去,落佩倒冠吾事,抱病且登台。归路踏明月,人影共徘徊。

——辛弃疾《水调歌头·九日游云洞和韩南涧尚书韵》

酒罢饭后,辛弃疾到博山游玩,感怀光阴流逝,用一首《丑奴儿》,写尽年华易逝、心中惆怅。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第五件事——望北方,抒离情。

淳熙十五年(1188年),48岁的辛弃疾,在一个夜晚读罢《李广传》,不禁感慨于自身与李广相似的遭遇,夜不能寐,写下这首《八声甘州》。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辛弃疾《八声甘州·故将军饮罢夜归来》

壮志未酬、憾然离世

嘉泰三年(1203年),主张北伐的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辛弃疾被任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这一年,辛弃疾已经64岁了,虽然年迈,但依然心怀壮志的他,精神为之一振。

嘉泰四年(1204年),65岁的辛弃疾面见宁宗皇帝,仍积极地向圣上阐述金国“必乱必亡”的道理,依然为皇帝光复中原加油鼓气。这一年,辛弃疾被重用,担任封疆大吏镇江知州。

在镇江府任上,辛弃疾在忙碌之余,曾登临北固亭,感叹于自己长期报国无门,凭高望远,抚今追昔,写下了这篇传唱千古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北固亭

然而,此时的主战派更多地是将北伐作为政治斗争、争权夺利的一种手段,朝中真正像辛弃疾这样有谋略、有才干的将才已寥寥无几。

开禧元年(1205年),在一些谏官的攻击下,辛弃疾一降再降,又被贬到绍兴府、两浙东路安抚使等职。此时看清了形势的辛弃疾,已然心灰意冷,辞不就职。之后,他虽被拜为宝文阁待制,又进为龙图阁待制、知江陵府,但辛弃疾再次辞免,回到铅山。

开禧二年(1206年),身任平章军国事的韩侂胄未作充分准备,便贸然发动北伐,史称“开禧北伐”。金军方面已然早有准备,宋朝五路大军四路皆败,只有辛弃疾就任过的镇江一路连战皆捷,但已无法转变败局。随后,金军乘胜分路南下,大军压境,真州(今江苏仪征)、扬州相继沦陷,四川宣抚副使吴曦叛宋降金,割让关外四郡。

家国不幸,一连串的打击让居家的辛弃疾心力交瘁。

开禧三年(1207年)秋,内忧外患的朝廷再次起用辛弃疾为枢密都承旨,令他速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府赴任。但诏令到铅山时,辛弃疾已病重卧床不起,只得上奏请辞。

同年九月初十(10月3日),辛弃疾逝世,享年六十八岁。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

从隆兴北伐(1163年)入宋,到开禧北伐(1207年)辞世,辛弃疾南归的四十余载,见证了重文轻武、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如何一步步地磨平锐气、走向衰落,也空叹自身文武双全,却无用武之地,终生壮志难酬!

结语

不知辛弃疾在抱憾离世时,脑海中是否会浮现出曾经那个年轻时金戈铁马、傲视苍穹的自己。

虽然仅凭一己之力,注定无法扭转历史的洪流。但是辛弃疾毕生所追求的理想和志向,始终未曾改变。在历尽时代千帆,归来之后,心中仍是那个少年。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