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人对他的评价极高:
说他身材伟岸,英俊挺拔,按现在话说就是妥妥的大帅哥,而且文武全才,是那种典型的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绝世奇才。
网友说:
他帅气,但是低调内敛;他谦虚,但受万人仰慕;他可以把神赐给人类的文笔运用得出神入化,可以开创出堪称”苏辛词派”的文学艺术。他究竟是文曲星下凡,还是战神的附体,没人知道。但是可以肯定,后世人对他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
网友又说:你以为过去了1000多年就忘记你了吗,没有用的。你是那样拉风的男人,就像黑暗中的萤火虫,亮的那样鲜明,那样出众。你那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茬,神乎其技的文笔和功夫 ,还有那一身腱子肌肉,深深的迷住了万千的后世儿女...
网友还说:
没错,他就是美貌与智慧并重,英雄与侠义的化身,保卫半壁河山,风靡后世千年,开创诗坛巅峰,超级无敌英俊潇洒,玉树临风风度翩翩,能文善武的:南宋第一硬核猛人:辛弃疾(号:稼轩)。
在女生眼中:
稼轩哥柔情似水,帅的掉渣,文采斐然,才华卓越不输李白、杜甫,引领中国词坛开宗立派,武力值不输关二爷,拥有“两把西瓜刀一路从南天门砍到蓬莱东路”的绝对实力。
他曾写下“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诗句,惹的人小心脏“突突”直跳,引得无数女生竞尖叫、呐喊,甚至晕倒休克,妥妥的当代超级才子巨星、网红大咖、流量王者。
在男生心中:
稼轩哥就是百年难遇绝世高手、英雄大侠。沙场点兵间意气风发,剑拔弩张破阵杀敌,稼轩哥是22岁就能以50人对阵5万人,夜闯敌军大营手擒叛徒的少年将军。稼轩哥身高八尺勇猛威武,手持破胆亮银刀,足胯纯种长白山吊睛白额马,身披素甲,刀锋所指,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
下面,小编和你一起走进南宋第一硬核战地猛人、帅哥、文豪、将军——辛弃疾(稼轩哥)不一样的传奇一生...
01
二十二岁一战封神
(狠人才露尖尖角)
神兽转世 嫉恶如仇
公元1140年,在彻底沦为金人的领地山东济南,一声巨响,辛弃疾出生了。第二年,南宋朝廷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抗金英雄岳飞,与金国签订了屈辱的"绍兴和约"。
辛弃疾虽为宋国人,却自幼生长在敌占区中,亲眼目睹同胞们是如何在金人的统治下屈辱的生活,金人不但抢走小姐姐,掳走牛羊,烧掉房屋,殴打拄着拐杖的老人,脚踢小朋友,连旺财也不放过,打死吃了香肉...
辛弃疾的爷爷辛赞是金国亳州谯县令,却时刻不忘自己曾是大宋子民,经常给小辛灌输抗金复宋的思想,老辛虽然表面上为金国效力,背地里却经常带小稼轩刺探军情。辛赞两次带辛弃疾进入金国首都燕京(今北京市),打探金国的内部矛盾,获取金国军队战略布署,勘察燕京的山川地形,以备将来宋军反攻之用。
爷爷常指着远方山河说:"轩娃子啊,这些原本都是我们南宋的地盘,长大后别忘了攮死这些可恶的金国老六们,还我大宋河山的一统哈!”
稼轩哥从小就立下了报效朝廷、恢复失地的理想,日日钻研兵法,勤练武术,苦读文书,从不撩妹子,喝花酒,搞娱乐,就连翠花送来的煎饼,也只吃不表态。只能说,稼轩哥真是天命所归百年难遇的武学将才。
长大后的辛弃疾完全是一个超级无敌的猛男壮汉,据史书记载稼轩:"肤硕体胖,目光有棱,红颊青眼,健壮如虎"。简直猛滴一批,据说稼轩哥8岁杀鸡,12岁杀人,16岁一拳能打死一头耕牛,18岁上山撵野猪,把野猪都给累死了,就是当时活脱脱的“战神超人”。搁现在,就是燕双鹰来了,也会被锤到左手六,右手七,左脚划圈,右脚踢。
才14岁,他就打着“进京赶考”的幌子,开始进燕山勘察金国地形,
到17岁,他又来到燕山,这次他着手画地形图,为日后大战做准备。
直到1161年秋,金主完颜亮这犊子又开始找茬,率领六十万大军南侵,宋金狼烟再起。为筹集军事物资,金国强征男丁,暴敛财富,引起民怨沸腾。各地方趁机揭竿起义。21岁的辛弃疾觉得时机已到,便拉上自己平时招募的 2000多个小弟,在济南南部山区举起造反大旗,随后投奔了山东境内规模最大的一支起义军大哥:耿京。
那时的辛弃疾,没有正统的军籍和编制,成日带着一帮小弟“东搞西搞”,更像个"古惑仔头头”。但是,辛弃疾是个具有智慧头脑的头目,不只会对手下呼来喝去,而是拥有自己策略想法的领导和霸气外露的“头头”。为了保存提高实力,辛弃疾带领个小弟们勤练武功、刀法、射箭,对阵演练,每天搞体能训练,把小弟们个个训练的功夫了得,很快便成为义军中的实力派大佬。
跟辛弃疾一起投奔过来的,还有他的拜把子兄弟花和尚:义端。这货是个奸诈的小人,他嫌自己在营里没权没地位,也没人鸟他,竟然盗走了帅印,打算去金军大营换取几个小姐姐和优秀叛徒的荣誉称号。辛弃疾自知交友不慎,气的咬牙切齿,当即向耿京立下军令状,追回帅印,发誓要攮死这个叛徒。他带了一小队人马,埋伏在去往金营的必经之路上。
天快亮的时候,义端果真骑马来到,辛弃疾一个箭步窜出来,将义端砍下马来。义端跪在地上求饶:"我知道您是神兽转世的猛男,看在兄弟的情分上,别杀我,小姐姐全给你,银子也给你...你忘了,前天我还请你吃煎饼,是夹了鸡腿的...”辛弃疾嫉恶如仇,看着他这副嘴脸,鄙视的不行,搜出大印后手起刀落,直接帮他做了头部躯体分离手术。
(猛滴一批直接封神)
夜闯五万敌营擒叛徒
公元1162年,辛弃疾作为义军的扛把子代表,奉命南下与朝廷联络,他这一走,军营却出了大事。一个叫张安国的叛徒杀了义军的扛把子大哥耿京,投奔了金人,并以此封了正处级的大官,领了赏。这个消息传到了完成任务正在返程中辛弃疾的耳中,气得辛弃疾大声疾呼:“信球,靠恁娘,拿命来”,快马加鞭赶回了山东。
辛弃疾提前分析了地势位置,策划好路线,采取快入快出绝不恋战的突袭策略,夜晚时分,他带着50个勇士骑着战马,犹如疾风冲进了5万兵马的金军大营。当时张安国正在金军大营娱乐中心的VIP包间,品饮着特供地瓜烧,享用着宫廷大保健服务,突然闯入一伙人,喝的晕晕乎乎张安国以为是同事来临,醉惺惺的说道: “兄弟,里面有攒劲滴节目,得加钱...”话没说完,就被辛弃疾五花大绑提在马上一溜烟跑出大营。
张安国的小弟们一看也追出大营,辛弃疾立即抓住机会回头策反: “信球,谁敢上前,我一刀攮过去立马把你弄翻,南宋将出师攻打金国,尔等应当振臂相拥才是,而不是屈身金国。"这些人本来就是耿京麾下的义军,迫于张安国的压力投靠金国,现在张安国已经被抓,群龙无首,又感于辛弃疾的勇猛忠义,就纷纷聚集起来,跟随辛弃疾加入了他的队伍。然后辛弃疾将叛徒张安国押回朝廷正法。
这不是杜撰的故事,而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史书记载: “赤手领五十骑,缚取于五万众中,如挟狡兔。束马衔枚,间关西走淮,至通昼夜不粒食。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 听着是不是很夸张,但这却是辛弃疾真实的传奇,于是22岁的他一战封神,成为万千宋人的心中偶像。
02
不是被调任就是
在被调任的路上
一战成名,连皇帝都夸他是“少年英雄”,牛逼卡拉斯的大宋第一猛人。自然而然,朝廷也趁机收纳人才,于是,归附朝廷的辛弃疾进入了正式编制,开始了苦逼的公务员生涯。
然而,宋高宗没有按他承诺的那样封赏辛弃疾,只是将他任命为从八品的江阴军佥判,协助长官处理政务及文书案牍,相当于现在市委政府秘书处的副秘书长。又把他带来的南归义军编入南宋军队,事实上解除了他的军权。辛弃疾对南宋的政治生态并不了解,日日观察着朝中局势,可怎么也盼不到自己被起用的那天。唯一能让他感到欣慰的是,他结识了一生的好基友陈亮。
五十骑夜闯五万大营活捉张歘歘的传说,让金兵听到他的名字,都会被吓的腿肚子抽筋窜稀不止。因为他不仅骁勇善战,更是一个体壮如虎的猛男,光是和他对视,就需要极大的勇气。好友陈亮说他"眼光有梭,足以照映一世之豪。背胛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 史书记载他“目光有稜,红颊青眼...",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虎背熊腰,健壮得如同一只猛兽,凶起来目光就像刀扎一样,只需一眼,就能把你看出内伤来。
辛弃疾满腔热忱,想为祖国收复失地,便情真真,意切切的上书了一封又一封的文件报告,《美芹十论》、《九议》....但都石沉大海。当时的皇宫贵族,朝臣官员全都沉迷于暂时的安乐,得过且过,怎么也不愿意主战伐金。
最关键的是,在他们眼里,辛弃疾是“归正人''(从金国归附而来的宋人),并不是完完全全的自己人,而且战斗力爆表能文能武,万一造反朝廷没人能压得住,必需得防着,所以,绝不能让他带兵。
思来想去,还是派他去地方当父母官比较稳妥,维持社会治安,整顿民生就好。却没想到,辛弃疾一双攮死人的猛人之手去整治城镇,也照样有勇有谋,完成得十分出色。
被调去战火涂炭的滁州当领导,本来是个穷地方,他只用了短短半年,就盘活了当地的经济,让当地百姓开了夜市,吃上了烧烤,单身狗们也约上了小姐姐,日子开始蒸蒸日上。
被调到江西剿匪,这个换了好几波人都搞不定的麻烦事,他仅用了三个月就办妥了,哪些土匪响马们一听到是稼轩哥来了,立马下山投降求饶。被调到湖南,他更是创立了“飞虎军”,“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是长江边境里最勇猛的一支军队, 就连金兵听了都吓得小便失禁,主军退避三舍。就辛弃疾这三个字的名号,就能很好地保护着属地的百姓子民。
不得不说,辛弃疾真是个全能复合型人才。所以,南宋政府当然想物尽其用,哪个地方问题有麻烦,就把辛弃疾调到哪去。
据统计,他竟然频繁调任了近40次,每一任官职短则几个月,最长也不过两年。就在这“不是被调任,就是在被调任的路上”,岁月一点一点地流逝,稼轩哥也在慢慢变老。这帮老六使劲的折腾辛弃疾,但是,稼轩哥也从不气馁,只要有事做为国家效力,他愿意被调来调去!
03
把栏杆都拍遍
也没人懂他
了解宋代历史的人都知道,在宋代开国之初,就有着士大夫与皇家治国的祖训,扬文抑武是宋代的治国策略,文臣们经常压制武将,甚至整死武将的历史事件层出不穷,号称北宋第一将的狄青,就是被当时的文臣集团整死,南宋的岳飞也是被秦桧党羽陷害整死,同样作为战功卓著的猛人辛弃疾也不例外。但是,想要整死我稼轩哥,是没那么容易的事。
即使被不断调任,做着与行兵打仗毫无关系的工作,辛弃疾也从未停止表达自己愿意为国上阵杀敌,收复失土的强烈愿望。
可惜还是没人理自己。悲愤交加下,他写了一首又一首“恨铁不成钢”的诗。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一腔热忱,满腹悲愤,但是不被南宋当权者理解,所以他接着写道:“无人会,登临意”,慨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音。好想带兵出征啊,看着远方金人的方向,越看越心急,急到各种拍栏杆,可是把栏杆拍遍了,还是没人懂我。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檐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妮银胡緑,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鹘鸠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总想起年轻时抗击金人的激情岁月,真是感慨万千。
但这种讽刺朝廷“苟且偷安”的诗词写多了,辛弃疾自然而然成了很多人的眼中钉。公元1181年,41岁的辛弃疾再一次被弹劾罢官了,这一罢,就罢了他10年,后来虽然又任命了他几回,但都逃不过被弹劾罢官的命运......
杀人不见血是官场的特性,以稼轩哥的尿性,攮死这些在背后搞鬼的文臣鸟人易如反掌,但是在当下,国家和朝廷需要大量的人来治理维系,稼轩哥顾全大局放下了个人恩怨。
在官场浮沉这么些年,他早明白自己的作风,思想是不被接受的,也做好了归隐的准备,便建了房子,给自己取名"稼轩居士",他思念着翠花,赤脚素衣,看着黄昏的晚霞,品着自酿的地瓜烧,呼喊着旺财,喃喃自语,晕乎乎的过上了所谓的悠闲安逸的闲居生活...
04
一代文豪 词宗立派
稼轩哥是一个被打仗耽误了的一代文豪。
看他写多了热血豪放、忧国忧民的战地词作,没想到他还能写田园风光、民俗人情、日常生活、读书感受.....啥题材都能写。
你能想得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种傲娇清丽的婉约派诗作,竟是出自猛男辛弃疾之手吗?
得空时,还爱晒晒乡下人家的悠闲生活,不知是谁家的小屁孩偷懒不干活,躺在溪边的草丛里剥莲蓬。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
昨晚喝醉了,他醉倒在松树旁,突然树枝一动,还以为它是想来扶自己,连忙用手一推说:“去!”
怎么觉得稼轩哥憨憨的,这么可爱呢 .....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西江月·遣兴》
西风起了,山园里的果实成熟了。哎呀,有一群嘴馋贪吃的小孩子,正握着长长的竹竿,偷偷地扑打树上的梨和枣。他就躲在暗处偷偷地看,好有意思。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
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
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但就算归隐田园,他也从未放下对家国的牵挂,还是好想帮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连梦里都是自己在外御敌的样子,好想可惜一觉醒来,发现多年过去,自己已经是白发入了。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05
英雄落幕 悲愤离世
当他47岁时,宋高宗驾崩,北伐看似有望时,他立马约上了好友朱熹、陈亮,一起商讨光复大计。年纪大了又如何?多年来我一直健壮如牛,坚持着体能训练,研习稼轩刀法,现在叫我上战场,我照样能攮死那些金贼...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这就是辛弃疾,无论现实多么不堪,他依旧对理想坚定如一,愿为国家九死不悔。
眼看等了半生的梦终于能实现,可惜,陈亮去世了;又几年,朱熹也去世了。为数不多的,和自己有共同抱负的好友相继离开了,难以想象他会有多绝望。
直到公元1203年,63岁的辛弃疾突然接到朝廷的任命,让他带兵北伐。听到消息的他,瞬间怒目圆瞪,容光焕发,想着终于能圆梦了。却没想到,此次任命,他只是个摆设,朝廷只是想用来他的名声来吓唬金人,所以他的建议统统被否决了。
他说:“南宋几十年都没为北伐做过准备,如今贸然出兵就是找死,还是先花个几年扩充国力要紧。”结果当权者求胜心切,非要出兵,落了个惨败下场。
公元1207年,金军势如破竹,兵临城下之际,皇帝终于急了,想到辛弃疾,马上召他回朝出兵。但已68岁的他,早已积郁成疾,病重在床,临终之际,还在用最后一口气喊着:"杀贼!杀贼!"同年九月初十(10月3日),辛弃疾带着忧愤的心情和爱国之心离开人世,享年六十八岁。
朝廷闻讯后,赐对衣、金带,命其以守龙图阁待制致仕,特赠四官。绍定六年(公元1233年),追赠光禄大夫。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经谢枋得申请,宋恭帝追赠辛弃疾为少师,谥号“忠敏”。
也不知是幸还是不幸,正因为他的怀才不遇,才给后人留下无数传世佳作。诗派从豪放到婉约,风格从战场到田园,他全都信手拈来 .....
但如果可选,小编还是更希望在南宋的疆场上,能看到一勇猛的热血男儿,素甲银枪,大手挥落间,成全他等了一生的英雄梦。
读着稼轩的诗词
总是能让真正的
男儿热血澎湃
慷慨落泪
06
后人评价 一代词宗
辛弃疾向来与苏轼并称,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称: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他确立并发展了苏轼所开创的“豪放”一派,人称“苏辛”,同时他也是南宋词坛上与姜夔并举的一代词宗。可以说是宋词的杰出代表,一代大家。
王兆鹏的《唐宋词史论》认为在两宋词史上,辛弃疾的作品数量最多,一生所作诗词808首,词传世628阙(首)成就、地位也最高(就词这一文体而言)。就内容境界、表现方法和语言的丰富性、深刻性、创造性和开拓性而言,辛词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他独创出“稼轩体”,确立了苏轼所开端的豪放一派,影响深远。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八《稼轩词提要》说:“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至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迄今不废。”清朝常州词派大家周济也说:“苏辛并称。东坡天趣独到,殆成绝诣,而苦不经意,完璧甚少。稼轩则沉着痛快,有辙可循。南宋诸公,无不传其衣钵。”
我们现在都知道词分豪放婉约两派,没有辛弃疾的大力创作,豪放词的创作后世虽然还是会出现,但绝不会形成与词坛正宗的婉约派形成双峰并峙的局面。辛弃疾不愧是一代词宗,其词也不愧是宋词的杰出代表!
陆游评价其: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
刘宰评价其:命世大才,济时远略。挺特中流之研柱,清明寒露之玉壶。十载倦游,饱看带湖之风月;一麾出镇,迥临越峤之烟霞。上方为克复神州之图,公雅有誓清中原之志。
刘辰翁评价其:自辛稼轩前,用一语如此者,必且掩口。及稼轩,横竖烂熳,乃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又如悲笳万鼓,平生不平事井厄酒,但觉宾主酣畅,谈不暇顾。词至此亦足矣。
脱脱评价其:古之君子,出处不齐,同归于是而已。辛弃疾知大义而归宋。
白寿彝评价其: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然而,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谢枋得评价其:以此比来,忠义第一人,生不得行其志,没无一人明其心。全躯保要子之臣,乘时抵瞒之翠,乃苟富贵者,资天下之疑,此朝廷一大过,天地间一大冤,志士仁人所深悲至痛也。公精忠大义,不在张忠献、岳武穆下。一少年书生,不忘本朝,痛二圣之不归,阅八陵之不把,哀中原子民之不行王化,结豪杰,志斩虏酸,挈中原还君父,公之志亦大矣。耿京死,公家比者无位,犹能擒张安国,归之京师,有人心天理者,闻此事莫不流涕。使公生于艺祖、太宗时,必句日取率相。入仕五十年,在朝不过老从官,在外不过江南一连帅。公没,西北忠义始绝望,大歸必不复,大耻必不雪,国势远在东晋下。五十年为宰相者,皆不明君臣之大义,无责焉耳。
济南市历城区,辛弃疾的纪念馆,有“一代词宗”、“义胆忠魂”等展室。
江西上饶的铅山县,辛弃疾故居墓葬,郭沫若撰并书之挽联: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