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灭亲”是正义之举,也是悲剧

内容摘要网图侵删“恶吁及厚笃忠纯,大义无私遂灭亲。后代奸邪残骨肉,屡援斯语陷良臣。”这是宋人洪皓写的一首诗,说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大义灭亲”的故事。“大义灭亲”的故事出自《左传》,卫国大夫石碏为国家大义,不徇私情,杀死自己的儿子,这一史实被赞为正义之

网图侵删

“恶吁及厚笃忠纯,大义无私遂灭亲。后代奸邪残骨肉,屡援斯语陷良臣。”这是宋人洪皓写的一首诗,说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大义灭亲”的故事。“大义灭亲”的故事出自《左传》,卫国大夫石碏为国家大义,不徇私情,杀死自己的儿子,这一史实被赞为正义之举。《古文观止》专门选取《石碏谏宠州吁》,与《郑伯克段于鄢》前后呼应,是有用意的。其实,这个讲了千百年的故事也是悲剧,令人痛心。

春秋时期,卫庄公娶了齐国女子庄姜,她便是《诗经·硕人》赞美的那个美女子,庄姜无子。后来,娶了陈国女子厉妫,生的孩子又夭折了,厉妫从嫁的妹妹戴妫生了公子完。卫庄公的另外一个儿子州吁,则是爱妾所生。爱屋及乌,庄公对州吁非常溺爱。州吁没什么特别爱好,平时喜欢玩弄兵器,而且性情暴戾,好勇斗狠,庄公从不约束他,任其妄为。卫国大夫石碏劝谏庄公,爱子就应当“教之以义方”,不沾染不良的习气。骄、奢、淫、逸这四种恶习,是走上邪路的开端。这四种恶习的产生,都是父母宠爱和赏赐太过的缘故。如果君王想立州吁为太子,就赶快定下来;如果还没有决定,那就要约束他的行为,以免日后造成祸患。那种受宠而不骄横,骄横而能安于下位,地位在下而不怨恨,怨恨而能克制的人,实在少见。石碏还意味深长地提出“六顺”“六逆”的见解,告诫庄公:背离顺理的事,去干违理的事,必定会招致祸害,必须想办法避免祸害的发生。对于石碏的规劝,庄公听不进去。

石碏有个儿子石厚,和州吁交游结党,经常一起出猎,频频骚扰百姓。对此,石碏非常生气。他把儿子绑起来用鞭子抽打,锁在家中不准他出入。但是,石厚却翻墙逃走了,整天跟州吁厮混在一起,家也不回。石碏一点办法都没有。

庄公死后,戴妫生的公子完即位,是为卫桓公。州吁多次与石厚密谋篡位夺权。第二年,借周平王驾崩,桓公准备到洛阳吊唁的机会,州吁刺死了桓公。州吁自立为新君,拜石厚为上大夫。如此叛上作乱,石碏一怒之下,自请去职。

州吁弑兄篡国不得人心,为了树立威信,州吁联合宋国、陈国和蔡国去攻打曾经和庄公有过冲突的郑国,抢收他们的稻谷。州吁肆意为恶,闹得民怨沸腾。为了收拢人心,州吁向石碏请教。石碏建议州吁去拜见周天子,为自己赢得合法的地位。有了合法的地位,就可到民众的拥护。如何才能朝见天子呢?石碏说,现在陈桓公正受周天子的宠信,而陈、卫两国正准备建立友好关系,州吁若能去陈国拜见陈桓公,求他在周王那里说好话,必定能得到周王应许。州吁闻知大喜,当即备上礼物去了陈国。但是他们一到陈国,就被拿下了。

原来在州吁出发之前,陈桓公已收到石碏的亲笔信,信中说他已经垂垂老矣,不能为国家效力了。州吁与石厚是弑君篡位的凶犯,请求陈国秉持正义,设法除掉他们。陈国逮捕了州吁和石厚后,通知卫国前来处置。石碏召集众大夫商议,大家认为,州吁弑兄篡位,罪在当诛。而对于石厚,因为是石碏的儿子,大家都说是协从,应当从轻发落。显然,大家都看石碏的面子,在替石厚说好话。石碏生气道:州吁之恶,是逆子酿成,大家请求从轻处理,莫非是看我的面子,我要去亲手杀了他。最后,派人去陈国处决了石厚。

石碏为国家大义,杀死祸国殃民的儿子,左丘明盛赞他是一位“纯臣”。但若从人伦道德来讲,这个结果是悲剧性的。一君一臣,竟都失败在对儿子的管教上面,两人的儿子杀人又都被人杀死,而石厚又是他父亲坚决主张除掉的。无论如何,都是非常痛心的。细思起来,这个被盛赞了几千年的大义之举,其实,真正缺少的恰恰是爱与关怀。

作为卫庄公,一国之主来说,应当及早教育自己的儿子,做人要品行端正,讲求公义,不沾染不良习气,这才是真正的爱子。可是,庄公不仅不管教儿子,任其妄为,而且,在明知儿子已经沾染恶习的情况下,依然不加以约束、阻止,反而溺爱纵容这是相当非常危险的,等于他的溺爱把儿子推向了深渊。石碏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一再劝他爱子就应当“教之以义方”,防止走上邪路,并一针见血地指出“四者之来, 宠禄过也”,还提出“六逆”、“六顺” 的说法, 试图说服庄公。应当说,石碏说得非常诚恳,作为国君,如何爱子、教子,确乎不单是个人的事,而是关系到国家安危、社会治乱的大事。可惜,庄公认识不到,对石碏的劝诫也听不进去。庄公的悲剧在于,由于他的过度溺爱纵容,导致州吁野心膨胀,弑兄自立,也为卫国后来的内乱埋下了祸根。

对石碏来说,“大义灭亲”使他担了“纯臣”的美誉。可是,石碏“灭”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儿子。在他给庄公讲爱子教子道理的时候,他竟也无力禁绝自己的儿子与他人沆瀣一气,祸害百姓。石碏曾试图管教儿子,但没有收到效果。而且,他除了用鞭抽儿子和使儿子“蹲禁闭”外,似乎别无他法。结果,他的这一粗暴行为,遭到儿子的极力反抗。石厚翻墙逃走,意味着这对父子关系愈加恶化。因为管不了儿子,石碏告老还家,等于是放弃对儿子的挽救。如此,他讲得那一套伦理,首先在他身上就不可能实现,这是石碏的悲剧。当然,石碏终究了不起。后来,他瞅准机会, 痛下狠手,将自己的“逆子”处决。他的这种把国家利益、社稷安危置于骨肉血亲之上的大义之举,受到后世的高度赞许。

“大义灭亲”的故事,使我们懂得:骨肉亲情,是人之天性;父子有亲,是人伦文化,也是自然的法则。但是,作为超越了动物本能的有思想、有理性的人来说,又不能完全凭天性或本性行事,必须遵循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换句话说,自然的法则终究要服从于社会道德的法则、理性正义的法则。作为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有许多时候,都需要做出选择,包括面对亲情和正义的时候,必须冷静地做出选择。这个选择是艰难的,而惟其艰难,才能显示其伟大。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