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一鸣惊人的典故有两个,一则记载于《韩非子 •喻老》,讲的是楚庄王熊旅与右司马伍举的故事;另一则记载于司马迁《史记•滑稽列卷》,讲的是齐威王田因齐与淳于髡的故事。
一鸣惊人典故先后顺序
《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这则一鸣惊人典故中楚庄王熊旅(?—公元前591年),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
《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则一鸣惊人典故中齐威王田因齐(公元前378年―公元前320年),史记作者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
通过以上对比可知楚庄王早于齐威王300年左右,韩非子先于司马迁100年左右,可见一鸣惊人典故最早应源于楚庄王。
一鸣惊人典故赏析
楚庄王,春秋霸主之一。楚庄王即位后三年内,所做之事无非打猎、喝酒、沉迷后宫等等,毫无作为。右司马伍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国家于危难之际,君王却无所事事,伍举忍无可忍于是决心冒死谏言。伍举其人可能不甚熟悉,但是他的孙子伍子胥于雷贯耳,大家肯定听过。一天楚庄王正在寻欢作乐,伍举要求觐见,楚庄王把伍举召到面前问:“你来干什么?”伍举说:“楚国山上,有一只大鸟,身披五彩,样子挺神气,可是一停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楚庄王心里明白伍举说的是谁。他说:“这可不是普通的鸟。这种鸟,不飞则已,一飞将要冲天;不鸣则已,一鸣将要惊人。”自此楚庄王重用伍举、苏从等忠直之臣,攻灭了前来进犯的庸国,使楚国的势力向西北扩展,任用孙叔敖为令尹,重视社会生产,发展经济,充实国力。
齐威王,与魏惠王徐州相王,称霸一方。即位初期,齐威王沉湎酒色,三年不理朝政,国内混乱不堪。淳于髡知道齐威王爱猜谜语,就觐见说王宫里住着一只三年不飞不鸣的鸟。齐威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自此齐威王勤于朝政,励精图治,国威大振。齐威王在位时期,针对卿大夫专权、国力不强之弊,任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进行政治改革,修明法制、选贤任能、赏罚分明、国力日强。经桂陵、马陵两役,大败魏军,开始称雄于诸侯。并礼贤重士,在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稷门外修建稷下学宫,广招天下贤士议政讲学,成为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