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宝九年(976)十月十九日深夜,晋王赵光义府门前,一个医官打扮的人正在焦急地来回踱步,他好像在等待什么,时不时的朝街口望去。王府门前明灯高悬,让他非常显眼,但他已不在乎这些了,只想快点见到那个人,快点知道答案。
就在这时,一匹快马急速奔到了晋王府前,马上的人虽然在尽力压低声音,但也难掩惊慌,“晋王准备好了么,快进宫!再晚就来不及了!”大内宦官王继恩没等下马就朝门前那人低吼,医官迅速转身,急忙奔向府内。晋王赵光义,也在等那个答案,此刻,消息终于来了。
上面的文字是北宋史学家,《资治通鉴》的总编辑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留下的一段话,在翻译中虽然加了一些自己的理解,但基本还原了司马光想隐晦表达的东西。
宋太祖赵匡胤,死了。
在正史《太祖本纪》中,记录赵匡胤的死只有短短九个字:“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而在《太宗本纪》中,也是九个字:“太祖崩,帝(赵光义)遂即皇帝位。”一个堂堂的宋朝开国皇帝,在《宋史》两本的记录中竟然只有这短短十八字,十分诡异。赵匡胤戎马一生,身强体壮,怎就这么突然死了,甚至在死之前和之后没有任何医学记录,太医都死哪去了?
这个一千多年前皇室命案的实质证据,肯定是没有了。赵匡胤的离奇死亡不光我们感到困惑,各朝各代的史学家一样想知道真相,大家抽丝剥茧,从各种蛛丝马迹中渐渐接近了答案。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晋王府门前的那个医官,指向了赵光义和赵匡胤死前的那场酒宴。
程德元,晋王赵光义的私人医生,十九日夜在府门前等消息的就是他,除了擅长医术,他还有个特长,使毒。后来当了皇帝的赵光义总喜欢用毒杀人,就是因为身边有他,最著名的莫过于毒死南唐后主李煜。赵光义登基后,程德元更是平步青云,坐火箭般的由一个普通私人医生升职为刺史(相当于现在的省长),种种迹象表面,那天他在门口没白着急。
司马光在史料中还记载,当赵光义,王继恩,程德元赶到皇宫门口的时候,赵光义和王继恩还有点犹豫,是程医官一句“便应直前,何待之有!”喊醒了那两人,于是赵光义闯进皇宫,这才有了后面的宋太宗。司马光作为一个北宋负责任的历史学家,写这么多已经足以表明了事件的蹊跷,一个普通的医官,在皇帝赵匡胤离奇死亡当晚,先是未卜先知的在府门口等太监的消息,然后竟然还一起跟进了皇宫,帮赵光义去验尸么?
其实在当夜,赵光义并没有一直在自己的王府中,就在几个时辰前,他还在宫中与哥哥一起喝酒,赵匡胤就是在酒后很短的时间内离奇死亡的。基于以上,历朝史学家们便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也是最接近真相的猜测,赵光义是在酒局中,用程德元特制的毒药,把赵匡胤给毒死了!
而且从遗留的史料记录来看,宦官能第一时间去汇报消息,皇子健在的情况下能顺利继位,说明赵光义已经完全渗透进了整个大宋皇宫,他完全有胆量有底气去做那件事情。而在他登基之后实施的一系列斩草除根计划也足以说明他得位不正,心中有鬼。六年之内,赵匡胤的两个儿子,一个弟弟,以及一系列开国功臣相继惨死,所有对赵光义皇位有威胁的人被一一铲除。
除了赵光义毒死赵匡胤这种证据稍多的说法之外,其实还有两种猜测。一种是赵匡胤是因为酒后心脑血管疾病死的,另一种是被赵光义在酒局上用斧头砍死了,也就是广为流传的“斧声烛影”。首先赵匡胤身体非常好,经常出游打猎,并且他曾对大臣说过,“沉溺于酒,何以为人?”说明他对喝酒非常克制,不会喝太多,在生前死后也没有什么头痛胸口痛传太医的医疗记录,所以第一种说法很站不住脚。而第二种说法就更离谱,先不说赵光义是怎么把斧子带进酒局的,在《湘山野录》中曾记录,“引近臣环衣以瞻圣体,玉色温莹如出汤沐。”也就是说,当时看赵匡胤尸体的不光是赵光义几个人,还有一众大臣,尸体“温莹如出汤沐”,这说明尸体没有外伤,怎么可能是被砍死的。
但不管事实怎样,赵匡胤的暴毙让宋朝皇位归向了赵光义一脉。可世事有轮回,“靖康之变”后,宋朝皇室被金人掳掠殆尽,当时的宋高宗又膝下无子,便从民间接回了赵匡胤第七代孙赵眘立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宋孝宗。自此,宋朝皇位又回到了赵匡胤这一脉,这应该就是天意吧。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