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个成语是形容楚庄王还是齐威王?

内容摘要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中记载:“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在《史记》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个成语是司马迁来形容战国时期齐威王的。不过,实际上,“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个成语一开始是用来形容春秋时期楚庄王的。

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中记载:“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在《史记》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个成语是司马迁来形容战国时期齐威王的。不过,实际上,“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个成语一开始是用来形容春秋时期楚庄王的。

也就是说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两位君主都上演了“一鸣惊人”的故事。那么,就楚庄王和齐威王,各自的故事如何呢? 

根据史料记载,楚庄王成为楚国君主时,才十几岁,非常年轻,他的父亲楚穆王还没有给他铺好路,就疾病离世了。此时朝中大权主要集中在太傅潘崇、令尹子孔以及公子燮、公子仪手中。楚庄王每天过的提心吊胆,更让他胆战心惊的是,公子燮与公子仪造反了,幸好成嘉、潘崇救驾,大夫戢梁又在庐地截杀公子燮和公子仪,解救了楚庄王。楚庄王这样在忐忑不安地度过了第一年的君王生活。

第二年,楚庄王继续不改本色,奢靡懒政。晋国派兵攻打蔡国,蔡国向楚国求援,楚庄王根本不去理睬,导致蔡国国都被占,蔡庄公被杀。当时,蔡国可是楚国队友啊。国内群情激愤,诸侯一片哗然,都认为楚庄王胆小懦弱、昏聩无能,以致于很多能人贤臣都离他而去。

又过了一年,楚国内政外交乱象四起,一方面,发生了天灾饥荒,另一方面,周边的戎族、夷族、越族进攻楚国,附属国庸国、麇国也准备造反,楚国已经到了四分五裂、分崩离析的地步。楚庄王非但不引起重视,还在宫殿门口立了一块牌子:凡有进谏者,一律杀无赦。

俗话说,世乱有良将,国危出忠臣。楚国大夫伍举,也就是伍子胥的祖父,冒死进谏。楚庄王问,你来进谏,你是不想活了吗?伍举很聪明,不卑不亢地对楚庄王说,我不是来进谏的,我有一个问题想不明白,是来请教大王您的。楚庄王道,什么问题。伍举说,我们楚国有一只很大的鸟,三年了,它一直栖居在朝堂之上,不飞,也不叫,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啊?楚庄王回答道,不是这只鸟不会飞,也不是这只鸟不会叫,只是它的羽翼还未丰满。待羽翼丰满,你看它,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经过数年的蛰伏,楚庄王对于楚国的局面,尤其是朝廷中的文臣武将都有了忠良之分,基于此,楚庄王重用了伍举、苏从等忠直之臣。在忠臣良将的辅佐下,楚庄王攻灭了前来进犯的庸国,使楚国的势力向西北扩展,任用孙叔敖为令尹,增强了楚国的国力。面对最大的敌人,北边的晋国。楚庄王在坐稳楚国君主的位置后,全力和晋国争霸。楚国在楚庄王十七年(前597年)的邲之战中大获全胜。使楚国的声威大振,国势日强。在击败晋国后,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实现了自己称霸的愿望。

讲完了楚庄王,我们再来讲一讲齐威王。

当时齐国的齐威王,本来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即位以后,却沉迷于酒色,不管国家大事,每日只知饮酒作乐,而把一切正事都交给大臣去办理,自己则不闻不问。使得各国的诸侯都趁机来侵犯,齐国濒临灭亡的边缘。

虽然,齐国的一些爱国之人都很担心,但是,却都因为畏惧齐王,所以没有人赶出来劝谏。其实齐威王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很喜欢说些隐语,来表现自己的智慧,虽然他不喜欢听别人的劝告,但如果劝告得法的话,他还是会接受的。有个叫淳于髡的人知道这点后,便想了一个计策,准备找个机会来劝告齐威王。有一天,淳于髡见到了齐威王,就对他说:"大王,为臣有一个谜语想请您猜一猜:某国有只大鸟,住在大王的宫廷中,已经整整三年了,可是他既不展翅飞翔,也不声鸣叫。只是毫无目的的蜷夫着,大王您猜,这是一只什么鸟呢?"齐威王本是一个聪明人,亦听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讽刺自己,像那只大鸟一样,身为一国之尊,却毫无作为,只知道享乐。而他时再也不是一个昏庸的君王,于是沉吟了一会儿之后,对淳于髡说:"嗯,这一只大鸟,你不知道,它不飞则已,一飞就会冲到天上去,它不鸣则已,一鸣就会惊动众人,你慢慢等着瞧吧!"从此齐威王不在沈迷于饮酒作乐,而开始专注处理国事。首先他召见全国的官吏,尽忠负责的,就给予奖励;而那些腐败无能的,则加以惩罚。结果全国上下,很快就振作起来,到处充满蓬勃的朝气。另一方面他也着手整顿军事,强大武力,奠定国家的威望。各国诸侯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都很震惊,不但不敢再来侵犯,甚至还把原先侵占的土地,都归还给齐国。

以上就是这两个君主的事迹,你们说是不是都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了!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