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霸王!州吁弑兄夺位,郑庄公击退四国联军,以天子名义讨伐宋国

内容摘要秋收嘉年华公元前774年,郑桓公为了保护自己的子民不受战争内乱侵扰,下令东迁到虢、郐之间的京城。迁郑国于黄河郑国迁到中原后迅速崛起,引起了邻国的警觉。在公子段势力不断膨胀时,他们希望郑国因此内乱,这样郑国也就无暇向外扩张了。郑庄公姑息养奸,

秋收嘉年华

公元前774年,郑桓公为了保护自己的子民不受战争内乱侵扰,下令东迁到虢、郐之间的京城。

迁郑国于黄河郑国迁到中原后迅速崛起,引起了邻国的警觉。在公子段势力不断膨胀时,他们希望郑国因此内乱,这样郑国也就无暇向外扩张了。郑庄公姑息养奸,不仅迷惑了武姜和公子段,也迷惑了其他诸侯国。

谁都没想到,公子段如此不堪一击。当动感十足的前奏结束,该唱波澜壮阔的主歌时,公子段连一嗓子都没吼成,就被打得仓皇逃窜。郑庄公敲了几个音符,郑国内乱就结束了。

连个水花都没扑腾起来的公子段逃到了共,共在卫国的势力范围内。公子段之子公孙滑跑去了卫国都城,请求卫国为他主持公道,惩治郑庄公。

郑国北面是天然屏障黄河,南面的楚国尚未发展起来,西面是周王室,实际也起到了屏障作用。

所以,郑的发展方向在东方,竞争者也在东方,害怕郑国继续扩张的国家也在东方。

卫国恰好位于郑国的东北方向。

公孙滑请求卫国出兵,卫国当然要接受请求,讨伐郑国。

卫桓公悍然出兵,动用武力干涉郑国内政,侵占了郑国的廪延(在今河南省延津县)。

郑国立国虽晚,但起步很高,郑国的国君在周王室担任卿士之职,卿士是执政大臣,类似后代的首相附加了军事职权。

郑庄公公权私用,以卿士身份调动周天子的直属军队和虢国军队,反攻卫国南部边境。

一虎尚且难敌群狼,何况卫国还称不上猛虎,郑国也不是一只独狼。

卫国大败。

不久后,卫桓公就被杀了。凶手是他的弟弟州吁。

卫国是西周最早的封国之一,始封之君是周文王之子康叔封,都城在朝歌,卫桓公是卫国的第十三任国君。他和州吁都是卫庄公的儿子。

卫庄公的正妻是齐国公主。齐国是姜太公之后,姓姜,卫庄公的谥号是“庄”。

所以,这位齐国公主被称为庄姜。

庄姜婚后无子,卫庄公的妾室陈国人厉妫,生下一子取名孝伯,孝伯不幸早夭。厉妫的妹妹戴妫也是庄公的妾,后来戴妫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完。戴妫不幸早亡,庄姜收养了完,将他抚养成人。

《诗经》中的《硕人》赞美庄姜:“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 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如此美女竟也留不住丈夫的心。

卫庄公迷恋一个妾室,那个宠妾生下了州吁。

州吁“有宠而好兵”,在父亲的溺爱下长大,从小就喜欢研究兵法,热衷于打打杀杀,整日胡作非为。

完和州吁都是庶出,不同的是完被嫡母庄姜收养,在名分上是嫡长子,因此被立为太子。

卫庄公去世后,太子完作为法定继承人即位,是为卫桓公。

州吁因过于骄奢遭到贬斥,他一怒之下逃出卫国国都,在外笼络了一批出逃的卫国人,组建军队。

流亡期间,州吁结识了公子段。

两个国君的弟弟,两个要杀死哥哥取而代之的人,两个有同样目标的不安灵魂,惺惺相惜之情油然而生。茫茫人海中遇到一个懂自己的人,不容易。两个致力于组建反政府武装力量的人成了朋友。

不同的是公子段失败了,州吁成功了。

卫国战败,国人不满,州吁看准时机,率反政府军杀回卫国,杀死卫桓公,夺取领导权,自立为君。州吁,是为卫前废公。

这是春秋时代第一桩弑君、夺位的大案。

州吁上台后,再次对郑国开战。

得位不正的人总是急于证明自己。打郑国是继续先君未竟的事业,证明他政治正确,虽然先君是他杀的;如果能打败郑国,还能证明他能力比卫桓公强,继而证明夺位是正确的;发动战争能转移国人视线,让他们遗忘自己弑君夺位的卑劣行径;攻打郑国,还能讨好周边国家,赢得他们的支持。

州吁吸取了上次卫国被群殴的经验教训,他邀请宋国、陈国、蔡国组成联军进攻郑国。

卫国,姬姓,始封之君是周文王之子康叔,都城朝歌位于今河南淇县。

陈国,妫姓,相传为虞舜之后,都城宛丘位于今河南淮阳。

蔡国,姬姓,始封之君是周文王之子叔度,都城上蔡位于今河南上蔡 西南。

陈国和蔡国一直依附卫国。

宋国参战是因为和郑国有新结下的仇怨。公元前720年(郑庄公二十四年),宋穆公去世,宋国发生储位之争,遗嘱继承人公子与夷胜出,即宋殇公。

争夺君位失败的公子冯逃到郑国。

郑、宋两国因此结怨。

州吁提议让宋殇公做盟主,一起讨伐郑国,除掉隐患公子冯。

宋殇公欣然同意,宋、卫、陈、蔡四国“反郑同盟”建立。

公元前719年(郑庄公二十五年),四国联军杀向郑国国都,郑庄公见他们人多势众,为保存实力,躲进都城,固守不出。

“反郑同盟”联军围住了郑国国都东门,五天后才离去。秋天,他们再次攻打郑国。

在宋国的请求下,鲁国勉强加入了反郑同盟,派了一位公子参战。

郑国的田地里的庄稼已经成熟,郑庄公为了粮食,出城迎战。反郑联军打败了郑军,割光了郑国的庄稼,这简直是一次“秋收嘉年华”。

各个击破

卫国在对郑战争上取得了重大胜利,州吁证明了他想证明的事情。出乎他意料的是,民众的视线没有被转移,他弑君的事情也没被遗忘,他的君位仍然不稳。

《史记·卫世家》记载:“(州吁)好兵,弑桓公,卫人皆不爱。”

州吁有一个亲信名叫石厚,石厚的父亲石碏是已经退休的老臣,非常有智慧。州吁通过石厚,向石碏求教稳固君位的策略。

石碏提议让州吁去朝见天子。周天子如果接见州吁,就相当于官方认证了他当国君的合法性。石碏不愧是老臣,一下就找到了解决之法,石厚恐怕已经佩服得直拍大腿了。

石碏还给出了操作方案,通过陈国去见天子。因为陈国的君主陈桓公深得周天子宠信,陈、卫两国关系非常友好,陈国肯定会帮忙。有陈桓公当中间人,天子必会赏脸。

这真是一个好办法。

州吁和石厚马上行动,带着丰厚的礼物,亲自赶赴陈国。

但等待他们的竟然是绳索和屠刀。

石碏的密函早就送到了陈国。

石碏在密函中说:“卫是小国,我是老朽,都无能为力。这两个人,杀了我们的国君,请您主持公道,将他们抓起来。”

陈桓公动手抓人,卫国派人到陈国执行死刑。

有人因石厚是石碏之子,提出饶过石厚。石碏断然拒绝,还派自己的管家到卫国监斩石厚。

当时的一位时事评论员说:“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左传·隐公四年》)

这就是成语“大义灭亲”的出处。

人们忘了,卫桓公的生母戴妫是陈国人,陈国是卫桓公的外公家。

石碏正是通过戴妫生前的关系把密函送到了陈国。

州吁忘了,他做公子时,就被石碏所厌恶。石碏曾对卫庄公说:“庶子(指州吁)喜欢打仗,又有兵权,将来会出乱子的!”老臣的忠告卫庄公没听进去,卫国果然出了乱子。

石厚也忘了,父亲一直反对他和州吁来往。父亲的劝诫,石厚当成了耳旁风。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石碏竟然能为国家杀掉儿子。

州吁死后,卫国迎公子晋(卫桓公之弟,此前在邢国做人质)回国即位,是为卫宣公。

卫宣公即位后,安葬了卫桓公。

卫国政权动荡,国有大丧,郑庄公的机会来了。郑军攻打卫国的郊野,报东门被围之仇。

卫国迅速组织反击。

卫宣公太心急了,为了迅速出击,他一个盟友也没通知,屁股后面只有一个南燕国(在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就跟郑军开战了。

能在郑国的田野里割庄稼,那是宋、鲁、卫、陈、蔡五国一起出兵,靠的是诸侯联合,以多欺少。五对一,他们到了便宜。二对一,卫国自认为也有胜算。

两军列阵,郑国的祭仲、原繁、泄驾三位大夫率领三军从正面迎战,公子曼伯和子元带着军队绕到燕军后面,偷袭燕军。郑军在制邑的北部大败燕军。燕军战败,卫军也被打得溃不成军。在用兵上,卫宣公确实不如从小喜欢研究兵法的州吁。

郑军在对阵燕军时,正面列阵的就有三军,此外还能派出两位公子率领军队绕行到燕军之后。

据《周礼·夏官》记载:“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

可见,郑国的军力达到了大国标准,军事实力已经非常强大。

这支中原雄狮打败卫国后,又锁定了下一个目标——宋国。

宋国夺取邾国(在今山东省邹城市东南)的田地,邾国国君向郑庄公请求援助,郑庄公以此为借口,用王室卿士的身份调集天子王师攻打宋国。

公元前718年(鲁隐公五年),王师、郑军、邾军一路打进了宋国都城 的外城。

郑庄公又把枪口对准了陈国。陈国的实力远在卫、宋之下,惨败,郑国获得了众多的俘虏和财物。

郑庄公武力攻打,各个击破,连战连胜。

同时,郑庄公还展开了交聘攻势,积极讨好鲁国。

宋、陈、蔡、卫等诸侯伐郑时,力邀鲁国加入。鲁和郑并不接壤,两国之间没有实质的利益冲突,鲁隐公不想出兵。鲁国的权臣羽父(公子翚)抗命会盟。这时,鲁国还是倾向于宋国的。

郑国打进宋国都城的外城时,宋殇公曾派使者向鲁隐公求援,使者不知何故不肯如实说出战场情况,导致鲁隐公拒绝出兵。

宋、鲁之间出现裂痕,郑庄公立即派使者到鲁国,表达弃怨修好之意,鲁国也欣然接受。鲁国和郑国有一个历史遗留的领土问题。

郑国的祊田在鲁国附近,祊田是郑国国君佐助周天子祭祀泰山的汤沐邑。鲁国的许田在郑国附近,许田是鲁国国君朝拜周天子时的汤沐邑,许田上有一座周公别庙,鲁国公族是周公的后代。

郑庄公主动提出交换祊田和许田,由郑国帮助鲁国维护位于许田的周公别庙,祭祀周公。郑庄公派人先把祊田交接给了鲁国。

因祊田和许田是周天子恩赐的土地,需要获得周王室的批准才能交换。郑庄公意图烧开周王室,私下达成互换协议,鲁国没有同意。但是,对于郑庄公的示好,鲁国是接受的,鲁国从宋的与国变成了郑的同盟。

反郑联盟一共五个成员国,卫国、宋国、陈国被打败,鲁国与郑国修好,小小的蔡国成不了气候。

只有宋国在多次战败后,仍然坚持作战。

郑国大败宋国那年冬天,宋国包围了郑国的长葛(在今河南省长葛市东 北)。

郑国大败陈国这年秋天,宋国再次出兵攻打郑国,占领了长葛。

宋国是块硬骨头,郑庄公决定改变策略。

公元前716年(郑庄公二十八年),郑庄公提出停战。宋殇公也同意停战,两国在宿邑(在今山东省东平县东南约二十里外)结盟。

冬天,郑国和陈国媾和。

郑、陈两国结盟,陈桓公提出把女儿陈妇妫嫁给郑国的公子忽(此时在周王室做人质)。陈妇妫,即陈国的妫姓女子。

齐僖公也出面斡旋,希望郑、宋、卫实现全面和解。

公元前715年(郑庄公二十九年)的秋天,齐僖公、宋殇公、卫宣公在温邑(在今河南省温县)会见,随后在瓦屋(在河南省温县西北)盟,捐弃旧怨。温邑在周王畿之内,齐僖公选择在温邑会见诸侯,意在表现对周王室的尊重,借机重塑周王室威仪,这给解决诸侯国之间的争端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减少对抗,由一个大国出面斡旋,通过谈判,解决争端。

关键在于,是利用周王室,还是绕开周王室。齐僖公的办法是尊崇周王 室,少打仗。

周桓王即位后,郑国和周王室的关系非常紧张,可能因为这个原因,郑庄公没有出席会盟。这也说明,郑庄公没有议和的诚意。

公元前714年(郑庄公三十年),郑国再次攻打宋国。

理由是宋国没有履行觐见周天子的义务。

前一年八月,郑庄公曾带着齐僖公去朝见周桓王,想要缓和同周王室的矛盾。很可能郑庄公也邀请了宋殇公,却遭到了拒绝。

公元前713年(郑庄公三十一年),郑庄公联合齐僖公、鲁隐公共同讨伐宋国,攻下了宋国的郜邑(在今山东省成武县东南)和防邑(在今山东省金乡县西南)。郑国把郜邑和防邑都交给了鲁国,巩固和鲁国的同盟关系。鲁国接受了馈赠,宋、鲁很难再次结盟。

郑庄公回师途中,宋殇公已经再次组建反郑联盟,纠集卫国和蔡国,攻占了郑国的戴邑(在今河南省民权县)。

这时,宋、卫、蔡三国同盟内部出了问题。因为宋殇公恶劣的态度,蔡国人内心受到了非常大的伤害,他们非常愤怒。卫国人也感到很不满。

郑庄公率领部队迅速反应,仅用一天时间,就夺回了戴邑,宋殇公纠集的三国联军被打得全军覆没,郑国俘虏了大批士兵。

此后,郑国连续攻打宋国,不给宋国喘息的机会。

宋国外患未除,又发生内乱,直到宋殇公被杀,这场十年之久的中原大战才告一段落。十年时间,宋、卫、陈、蔡等合多国之力,仍未能阻止郑国强劲的发展势头。郑国,不可阻挡地成为中原强国。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