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和共叔段的兄弟之争以共叔段逃亡共国落下帷幕。而随着卫国的落魄公子卫州吁造访共叔段,卫国公室兄弟之争的序幕又被拉开了。
卫州吁是卫庄公的庶子,受卫庄公宠爱。因为卫州吁喜欢军事,并且颇有天分,卫庄公就他率领军队,当一位将军,就算大臣们反对这件事,他也置之不理。卫庄公虽然喜爱卫州吁却丝毫没有立他为继承人的想法。随着卫庄公的去世,卫州吁的兄长继承卫国国君之位,史称卫桓公。
卫桓公不喜欢卫州吁,不仅仅是因为卫州吁比自己更受父亲的宠爱,更是因为卫州吁掌握了部分卫国的军队,已经对他地位产生了威胁。在卫桓公不是国君时,他拿卫州吁没有办法,但在他成为国君后,有的是办法对付卫州吁。于是,卫桓公继位第二年就免去了卫州吁的将军职位。卫州吁一下子变得无权无势,害怕卫桓公的迫害就逃走了。
卫州吁这一走就是十一年,直到共叔段在郑国造反失败逃到了共国,他才迫不及待地造访共叔段,想要借助共叔段的势力重新获取权势。共叔段虽然造反失败但他在郑国经营二十年的势力不会马上消失,比如曾经属于他的城池廪延就被他的儿子公孙滑拿去献给了卫国,以此换取卫国的支持。
共叔段有没有帮助卫州吁,史书没有记载,但他的儿子公孙滑对卫国的投效的确给卫州吁创造了下克上的环境。当时,卫国趁郑国之乱,夺得郑国城池廪延,包庇郑国乱臣公孙滑,惹得郑国两次攻打,卫国不得已集结大量军队于边境,国内局势已然动荡。卫州吁正是在此局势中,率领一批亡命徒,想要效仿自己的祖父杀兄夺取君位。他成功了,他抓住或者创造了某种机会袭杀兄长卫桓公,自立为国君。
卫州吁成为国君后,为了获得军队的支持,联系宋国、陈国、蔡国三国一起攻打郑国。卫国本就和陈、蔡两国交好,这两国对于卫州吁的提议欣然赞同。宋国国君则是因为郑国插手了宋国的国君之争而对郑国怨愤不已,对于卫州吁的提议也是赞同了。于是卫、宋、陈、蔡四国进攻郑国,结果虽然没有取得实际利益,但对于卫州吁来说却是达到了取得了军队的支持的目的,初步稳定了自己的国君之位。
取得军队支持后,卫州吁又要谋得国内贵族们的支持,但他于军事有天分,政治上却缺乏经验。于是,卫州吁派手下石厚询问他的父亲石碏该怎么才能获取贵族们的支持。
石碏是个退休的老贵族,当初他还劝谏过卫州吁的父亲卫庄公不要放纵卫州吁获取权势,不然必将酿成大乱,卫庄公不听,于是石碏就自请退休了。现在卫州吁真的弑君自立,还想要国内贵族们的支持,石碏当然不肯。石碏非但不支持卫州吁,还想要杀死他,将卫国朝堂拨乱反正,但是卫州吁现在手握军队,在国内根本就没机会杀死他。只有把卫州吁诱出卫国,脱离他的重重护卫,才能杀死他。现在卫州吁询问自己获得贵族支持的方法,正好可以趁此机会将他诱出卫国。
于是,在石厚询问石碏获取贵族支持方法的时候,石碏就告诉石厚朝觐周天子取得了天子的承认就可以获取贵族的支持,而要想要周天子的承认可以请求陈桓公的帮助,因为陈桓公现在正受周天子的宠信。回头,石碏就请求与陈桓公密谋杀死卫州吁。因为陈国是卫桓公的舅家,而卫桓公是为卫州吁所害,所以陈桓公答应了石碏的请求。
卫州吁对石碏的回答并没有疑问,因为他的祖父也就是那位杀兄自立的卫武公,就是因为勤王有功得到周天子的封赏而坐稳了国君之位。于是他带着石厚就去往陈国,结果被陈桓公派的人轻而易举的抓了起来,接着被卫国贵族派来的人杀害了。
卫州吁想到了祖父卫武公的成功的例子,却忘记了兄长卫桓公失败的例子。卫桓公之所以被他带着一帮亡命徒袭杀,一定是因为卫桓公对自身的安全疏忽大意,不然身为一国之君又怎么会被几个亡命徒所杀?
不管卫桓公对自身的疏于防范是偶然的还是被卫州吁设计的,卫州吁都抓住了这个机会,一举翻盘,成为一国之君。只是后来却又被贵族迷惑,竟然近乎孤身去往它国,犯下了和卫桓公一样的错误!不禁让人想到一句话: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