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出身于官僚家庭,但他一生都是在内忧外患中度过的,忧国忧民、爱国主义思想始终贯穿于创作作品中。二十岁即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雄心壮志。诗人生在金人入侵、国势衰微的年代,抗金复国,收复失地成为他一生的志向。
陆游前后做官近三十年,矢志不渝的抗金复国主张,屡次遭到投降派的排挤打击,曾四次被罢黜,在当时抗金重地南郑(汉中)前线的军旅生活和入蜀后的生活,都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晚年隐居山阴,过了二十多年的闲居生活,但仍然思报国之心,如他写下的《诉衷情》。
在这些内容丰富的作品中,他不愧为南宋时期最伟大的诗人,其诗歌反映了丰富充实的现实内容,但不管内容如何变动,这其中唯一不变的便是收复失地,上阵杀敌的爱国愿望。
陆游为被分裂的祖国而忧虑,为受煎熬的人民而悲愤。这种永不衰竭的爱国主义之情是陆游诗词作品主旋律。
抗金复国恢复中原的爱国思想
陆游一生所写诗歌现存的有九千三百多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其中最有时代强音的就是反映民族矛盾的爱国诗歌。
陆游所处的大多数时代,山河破碎,人民生灵涂炭,尤其南宋王朝屈辱求和,不思恢复,这种奇耻大辱对于像陆游这样的爱国人士所不能忍受的,因此,雪耻御辱,收复失地就成了他此时诗歌的主要内容,以其悲壮的诗歌内容,唱出时代最强音。
晚年时,因病陆游常年卧床,但哪怕境遇困顿,身体衰弱,但未哀伤自己,想着奔赴边疆,跨上战马抗击敌人。
陆游在诗歌中常常借助他自己丰富的想象把他时刻不忘恢复神州的爱国壮志与理想抒写出来,如“昼飞羽檄下列城,夜脱貂裘抚降将”,这是诗人想象王师出征北伐,势如破竹、尽复失地的情景。
对南宋腐败统治及和戎政策的愤慨
陆游所处的时代,金兵侵略,祖国的大好河山被分裂,北方广大人民遭受到民族压迫,可对此南宋却无动于衷,对此爱国志士自然不能忍受。
雪耻御侮,收复失地,是爱国志士的抱负,是人民的迫切愿望,也是人民的爱国思想。陆游就是这类诗人的杰出代表,他呼吸着时代的气息,以独特的格调,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他幼年流离失所,四处漂泊,受到过爱国主义思想的强烈熏陶。南宋统治集团内主和派祸国殃民的罪行及贪生怕死的行径令诗人无比愤慨,他以诗代枪深刻、锐利地揭露了主和派人物所推行的屈辱投降的政策。
如他写下的《夜读有感》,写出了以当朝宰相秦桧为首的主降派当权者对抗金忠将宗泽和岳飞的迫害和压制。
除了对这些人的憎恨外,他还在诗里写出了自己对和戎政策的愤慨。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关山月》)。
和戎本指和平共处,此处借以指南宋政府的投降政策——隆兴元年,宋孝宗与金议和。这个时候距离作此诗已十五年,但收复失地,抗金御辱的目的没有达到,作者以守边将士的身份和口吻,揭露和谴责了南宋统治阶级对金人屈膝投降政策的揭露,抒发了作者爱国愤世的思想。
对自身壮志未酬、英雄迟暮的忧愤
公元1207年,陆游82岁时,得知朝廷下诏伐金,兴奋之中写下了《老马》一诗,表示了“老马”也要奔赴疆的豪情。嘉定二年(1210年),85岁的陆游怀着“死前恨不见中原”《太息》的遗恨,和无极忧国忧民的悲愤,与世长辞了。
在他瞑目之前,那顽强的生命火花,作了激情洋溢的爆发,直抒胸臆的呤唱,这就是传诵千古的名诗《示儿》,激昂慷慨,雄浑豪放,这是陆游发出的最后战斗檄文。这首诗直接表述了广大人民恢复国土的愿望,洋溢着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诉衷情》此词作于罢归山阴的晚年,陆游回忆当年怀着万里之外建立边功求取封侯的雄心壮志。借东汉班超投笔从戎,将自己和古人建功立业的豪情相联系。写出了词人想为国立功而不能的内心苦闷。然而极为可贵的仍然向往着投身沙场,杀敌报国。是悲壮,又是豪迈,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
对身处沦陷区民众苦难生活的同情
陆游写了大量同情劳动人民疾苦的诗歌,深刻反映当时严重的阶级矛盾,如他写下的《农家叹》表现出农民的辛勤劳动,善良性格以及剥削阶级对他们的残酷盘剥。
也是在诗里陆游告诫统治者“爱民”、“利民”,轻刑薄赋,听政于民,与民同乐。道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本思想。
如《二月二十四日作》,诗人通过写村庄的热闹写出了自己希望农民可以丰收的心里想法,又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同样写出了陆游的忧民情怀,诗中表现出了对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的希望。
陆游诗歌中爱国忧民情怀的由来
1.北宋政权岌岌可危,南宋朝廷偏安一隅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时,也正是当时少数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南下并于靖康二年(1127年)攻破汴京(今开封),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渡江南侵,宋文宗率臣僚南逃,北宋灭亡(靖康之耻)。
北宋灭亡之后,赵构在临安建立政权,随后他任命秦桧做宰相,开始向金人摇尾巴,这一做法造成北方人民从此居于水深火热之中,生灵涂炭,南宋小皇帝偏居一隅,屈辱地被金人奴役,使得陆游的思想较早的定格在忧国忧民、舍生报国之上。
陆游经历了这段屈辱的生活之后,早在心灵深处就有了复仇的种子。祖国分裂,人民颠沛流离的严酷现实,令诗人写出了反对民族压迫,要求祖国统一的诗歌。爱国诗人陆游便是能反映人民生活痛苦的最杰出的代表,他呼吸着时代的气息,以独特的格调,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南宋统治者大多是酒色之徒,其好色程度超过以往的历代皇帝,俗语说;色令智昏,过度贪恋酒色使统治者目光短浅,只顾自己贪图享乐,目睹土地沦陷和百姓之苦,置之不理。使得以后几百年间中原农民饱受战乱之苦。
重内轻外,重文轻武,政治制度黑暗,使有才能人难以施展抱负,抗金名将岳飞就是其中最具有悲剧色彩的人物。
朝廷软弱无能,苟且偷安,导致后来无法对付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的大举入侵,只得割地求和,以至于最后被灭亡。一方面用儒家的忠君爱国控制了人们思想,一方面对外屈膝投降,竟然把半壁江山拱手让与金朝。
2.耳闻目染埋种子,生平经历显爱国
陆游出身于一个有文化传统的官僚地主家庭,他在战火中长大,后虽入仕途,但很长时间被闲置,游离于官僚体制之外,使他有时间与老百姓有较多的时间接触,对百姓有一种超越一般士大夫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闲居山阴时,当邻居建房告竣,他率儿辈们过访致贺;当兵连祸结,米贵如金,乡亲们贫困饥馑生存艰难之时,他往往食不能咽。
当老百姓遭遇不公,他用诗歌谴责霸占镜湖沃野的豪强,爱民之情溢于言表,偶遇丰年,他请来乡亲父老,高兴地与他们际遇堂前,把酒话桑麻,共同庆贺。
至于山村施药、治病救人接济乡邻,均是陆游生活中的平常事,老百姓总是念念不忘,为纪念他,常以“陆”姓给孩子起名。
陆游一生爱国虽坚,朝天无路,始终在微员末吏的职位上或升或降,从来没有重要显赫的平台,受尽了当权者的嘲弄和迫害,但,陆游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一辈子都是坚定的爱国忧民的“守望者”。
诗人将其壮志未酬,国破家亡,国势衰微全都付诸于他的诗篇之中,直击人心的感情,唤醒麻木的大众,字字入心,句句动情,看到了一位始终忧国爱民却始终无法实现理想的爱国者,虽被罢官归乡,却依然跟农民有亲切关系和美好情感,身处逆境不消极悲观,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人民的美好品德。
他不做墙头草,始终坚持自己的主张,哪怕因此而遭讥讽,丢官帽,断生记,不仅不屈不挠,反而高歌不绝,历久弥坚。
陆游以其诗歌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卓越成就,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他继承发扬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优良传统,树立起爱国忧民诗词的光辉旗帜。
无论是当时和后代,都有深远的影响,他的爱国诗篇,不仅在当时打击了投降派和敌人,鼓舞了人民的斗志,而且也打击了以后的民族压迫者和民族败类,继续鼓舞着爱国仁人志士。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