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出自满语吉林乌拉,原意是江畔边的好旮沓。
吉林省之前是清朝北方最大的沿海省,只不过让崽卖爷田不心疼的晚清割让给了沙俄,一下子把海岸线全割走了,从此变成了内陆省。
但这片作为人参老家的钟灵毓秀之地,面积虽然缩小,但仍然孕育了一大批的名人志士。
“笑话历史”下面选取4位吉林籍贯的名人,再次广而告之,以让名人风采,在历史的长河中继续延展……
第1位 鳌拜
鳌拜,这个名字一听就霸气的很,但好钢也易折,他这个“满洲第一勇士”的一生经历也和这个名字的蕴意也差不多。
所以,给小孩子起名要注意了,尽量不要起太霸气的名字,以前老百姓都给小孩子起名叫猫屎狗剩的,就是为了好养活。
鳌拜,生于长春市双阳区,他出自满族第一大姓瓜尔佳氏,像现在很多人都知道的关之琳、关晓彤,都是瓜尔佳氏后来演化出来的汉姓。
鳌拜隶属于满清八旗的镶黄旗,镶黄旗和正黄旗都是满清皇帝作为旗主亲自统领的旗,出身算是相当高贵了。
再加上鳌拜的亲大爷费英东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手下的开国大将,所以,富三代鳌拜出生的时候就基本上已经算是手握权柄了。
鳌拜之所以很出名,主要是沾了康熙皇帝的光。
因为康熙皇帝在历史长河中的光芒太过闪耀,流量太大,而最具传奇色彩的就是年少的时候把权臣鳌拜给拿下了,所以鳌拜因此也出名了。
但是,因为他是历史大网红康熙的对手,所以,一般来说,鳌拜出名的这个名声虽然不至于说是臭名昭著,但也不太好。
尤其是在一些影视剧中,鳌拜基本上都是反面形象。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说实话,鳌拜现在都被作为反面形象去宣传,实在是很冤枉!
鳌拜年轻时是跟着大清的扛把子皇太极混的,在四处的攻城拔寨之中,以及和明军的对战之中,无不表现非凡,凭借着不断累积的军功,他的职级就像坐火箭一样往上升。
皇太极骑鹤西去以后,鳌拜又继续奉命打进关内,相继打死李自成和张献忠,迅速的打下了明朝故地,完全可以说是大清第一武将。
以上的只是战功,其实鳌拜最大的功劳还不是这些,而是拥立了顺治皇帝继位!
由于皇太极悲痛于海兰珠的逝世,导致他死的太仓促,没有留下指定继位的人,皇位最具有竞争力的选手是大儿子豪格和他弟弟多尔衮。
多尔衮是正白旗,豪格是正黄旗,鳌拜自然是拥戴豪格,但因为多尔衮势力太大,僵持不下,于是后来双方选择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让皇太极6岁的小儿子福临继位,也就是后来的顺治帝。
所以,没有鳌拜,就没有顺治,也就更没有康熙了。
也正是因为鳌拜跟多尔衮对着干,后来多尔衮当权的时候,没少给鳌拜小鞋穿,要不是多尔衮38岁就死了,估计鳌拜活不过多尔衮40岁。
顺治亲政以后,对鳌拜非常信任,在此期间也没听过鳌拜做过什么出格的事情。
顺治爱美人不爱江山,20多岁就拜拜了,把江山留给了8岁的玄烨,也就是康熙,然后任命了4个辅政大臣,鳌拜就是其中之一。
另外三位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
此时的康熙少不更事,算起来,鳌拜是他爷爷辈,所以,鳌拜基本上不会拿正眼看娃娃皇帝。
因为苏克萨哈是正白旗多尔衮的嫡系,多尔衮死后就不招人待见了,鳌拜抓住机会逼着小皇帝康熙处死了苏克萨哈全家,算是报了对多尔衮的多箭之仇。
但是康熙何许人也,年少气盛,怎么能老是忍受鳌拜的不尊重和擅权,于是暗自培养了几十个会摔跤的少年,然后找了机会,出其不意把鳌拜抓了起来。
电视上放的鳌拜武功多厉害,其实没那么邪乎,鳌拜是战将出身,确实没有五六个人近不了他的身,但他当时年事已高,十几个小伙子想搞定他还是很容易的。
康熙罗织了鳌拜30条罪状,没有一条是说鳌拜谋反的,因为实在没有证据,也不令人信服。
鳌拜毕竟劳苦功高,康熙并没有杀他,但他自己可能想不开,入狱没多久就忧急攻心病死了。
死亡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不打招呼的贸然现身,鳌拜的生命就这样平静的中止了。
少年康熙智擒鳌拜,其实就是少年康熙血气方刚任性而为,包括后来的突然下旨削藩,也是年少轻狂,并非理智的处理方式。
当然了,换个人,估计也不能比康熙做的更好,以上只是马后炮的言论。
康熙晚年的时候,良心发现,在处理了反鳌拜的第一大功臣索额图之后,顺手给鳌拜恢复了一个正二品的爵位。
等到看不惯老子的雍正皇帝即位后,直接给鳌拜恢复到了一等超武公的公爵位,这个爵位已经给到顶峰了,这里面有雍正拉拢满清勋贵,以稳定帝位的考量因素。
再到了也看不惯老子的乾隆皇帝即位后,又取消了鳌拜的公爵爵位,但还是留了个低等爵位给鳌拜的子孙世袭罔替。这里面仍然有乾隆整顿吏治的考量,因为他当政的时候,正是修《贰臣传》的时候,鳌拜擅权,乾隆又尊崇自己的爷爷,所以对鳌拜低看了好几眼。
不论怎样,客观上讲,鳌拜在开疆拓土方面还是有大功劳的,只不过是由于自身不知道低调而吃了大亏,后世之人也要以此为鉴——
不要一朝得势就飘飘然,你一旦飘起来,就会飞到别人的头顶上,下面就会有无数双眼睛看你不爽,因为你遮挡了人家的太阳!
吆喝,回头一看,介绍鳌拜的篇幅有点长了,一写下来就收不住,下面3位的介绍会尽量简短一些,以免把文章写的像老太太的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
第2位 马占山
马占山,1885年出生于长春公主岭市,和鳌拜是老乡中的老乡。
他爷爷是闯关东逃难到吉林的,到他小的时候,家境依然是非常的贫苦。
很多名人都是从小成长于贫苦的环境之中,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正所谓——
身不苦,则福禄不厚;
心不苦,则智慧不开。
由于生活困顿,他小的时候他就被送去给大户人家放马,吃尽了苦头,但也从此对马的习性了如指掌。
马占山本来就姓马,然后又放马,后来当了响马(胡子),再后来成了骑兵总司令。
白云与黑土结缘是因为跟“火”有关系,马占山这一辈子都和“马”有关系。
后来,有个瘪犊子诬告马占山偷马,马占山愤而出走,进山当土匪了。
再后来被清军招安收编了,在他26岁的时候,又被张作霖的奉军收编了,这个时候他已经混成马连长了,发展的速度在当时算是比较慢了。
后面由于在奉军中作战有功,逐步受到了提拔,但升迁速度也算是中规中矩,并不是特别的出彩。
他人生的大转折出现在镇压郭松龄叛军的时候,是他率军击败郭部,并活捉了郭松龄夫妇。
这个战绩,把本来要卷铺盖卷跑的张大帅高兴坏了,赶紧给马占山提了个师长,没过一年,又升为了军长。
就这样,马占山作为一名高级军官,才算是登上了民国混乱的ZZ大舞台。
他之所以名垂青史,倒不是因为上面的这一次转折,而是因为鬼子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当时他已经是奉军中镇守黑龙江的黑河警备司令,在听到东北军不抵抗,纷纷逃往关内的时候,他破口大骂,然后毅然在黑龙江举起反抗日军侵略的大旗,任黑龙江抗日救国军总司令。
这大大振奋了民族精神,大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后来因为势单力薄,装备落后,诈降于日本,当上了黑龙江省主席,他用这个职位趁机搞了一大堆军火弹药,然后带着偷偷的跑了,联合其他抗日团体,在黑龙江继续打击日伪军。
后来还是因为实力太弱,不得以败退进入苏联,后来借道欧洲,绕了一大圈,才返回到上海。
回到国内后,他去晋见了蒋,可惜,因为不是黄埔系,蒋没有重用他,只是后来发生西安事变的时候,马占山参与了和平解决。
抗战期间,因为他力主抗战,在天津居住时,鬼子几次派人暗杀他而未成功,但他始终不惧鬼子特务的威胁。
由于他的声望在东三省很高,抗战胜利后,蒋让他担任东三省的副司令长官,他就去露面意思了一下,不愿为反动派卖命,然后就回到了北京,受到了教员的热情接见,赞扬说他早就是一起抗日的同志了。
1950年11月29日,马占山病逝于北京,虽然当时新中国建国才一周年,但毕竟他已经从黑暗熬到了黎明,并在晨光中看到了太阳。
相比于其他千千万万已经牺牲了的民族英雄,他也算是幸福的了。
第3位 李幼斌
只要看到云龙兄,我358团都会过来帮帮场子……
在查看吉林名人的时候,竟然发现“云龙兄”也是吉林的,所以不免帮帮场子,也排了进来。
李幼斌,1958年出生于长春市,小时候经常跟着姐姐去话剧团,慢慢的也就投身到了影视行业。
他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妥妥的科班出身,在毕业后相继出演了一系列的影视剧,算是混个了观众的眼熟。
真正让他事业大爆发的,是他在47岁“高龄”时出演电视剧《亮剑》当中的男主李云龙,这个“痞子英雄”瞬间火遍大江南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要知道,不是随便哪个明星都可以称的上“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8个字的评价的,因为很多明星的粉丝群体都不是跨年龄段的,而“李云龙”却是覆盖了各个年龄层!
李幼斌和他姐姐,现在都已经是国家一级演员了,他在饰演李云龙这个角色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表演痕迹,看起来非常畅快,不像后来一些人饰演的,拿腔拿调,装腔作势,看起来好尴尬,看完电视还得扫一地的鸡皮疙瘩……
李幼斌后来出演的都是一些正面的角色,比如上面的马占山,他也在电视剧《决战江桥》中饰就演过,老乡演老乡,拿捏起来还是比较容易到位的。
身为地道的吉林人,李幼斌为了影视事业也算是做出了一定的个人牺牲——
为了饰演好安徽大别山出身的泥腿子李云龙,说了那么多脏话,竟然没有说过一句“滚犊子”,以免漏出东北腔,实在是憋坏了……
上面这话是开玩笑,只是想到了随手一写。
总而言之,李幼斌老师已经获得的众多演绎成果,一定会在影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确定无疑的了。
第4位 杨靖宇
这第4位,是最特别的一位,也是最令人崇敬的一位!
为什么特别?
因为他老家不是吉林的,虽然不是吉林的,但吉林却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个县。
所以,只要提到吉林名人,一定绕不开他——
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
1905年,大清还没亡的时候,杨靖宇出生于今河南省驻马店市,他的原名叫马尚德,后来到东北因为抗日需要,才改名为杨靖宇。
所以,也可以说,马尚德是河南的,杨靖宇是吉林的。
杨靖宇在河南省考入开封防染工业学校,之后参加了一系列的革命行动,组建了整个河南省第一支革命武装——确山县农民革命军。
他曾先后5次被捕入狱,受尽敌人的折磨,但都矢志不移的坚持伟大的工农革命事业!
1929年,他24岁了,被派往东北组织革命,并在九一八事变后担负起组织抗日游击作战的任务。
1934年8月,东北各部抗日军队合编为东北抗日联军,杨靖宇任第一军军长,主导整个南满区域的抗日游击战事。
杨靖宇带领东北抗联艰苦作战,给了鬼子们沉重的打击,仅仅几年时间,就在东北地区打的日军胆寒。
后来鬼子增调重兵,对抗联的根据地进行大规模进犯。
1940年2月23日,杨将军在反击鬼子的时候,孤身一人与敌人周旋了5昼夜,誓死不降,最后由于叛徒的出卖,不幸牺牲为国捐躯。
杨将军牺牲后,丧尽天良的鬼子用铡刀铡下了杨靖宇的头颅,并送往伪通化省的各地示众。
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这牲畜用刀剖开了杨靖宇的腹部,查看杨靖宇是如何在冰天雪地中坚持下来的,结果看到将军的胃里连一粒粮食都没有,只有几团棉絮……
可想而知,这得需要多大的毅力,才能坚持下来对敌作战的!
杨靖宇将军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辉煌的一生。
他率领东北抗日联军在林海雪原的艰苦环境中与日寇血战,为全民抗战建立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功绩。
他以草根棉絮充饥,战斗到最后一刻的气概,更在亿万人民心中树起不朽的丰碑。
所有后人应该追捧的——
都应该是像杨将军这样的民族脊梁,而不是曾经大行其道的一众伪娘!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