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星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作者是谁(唐诗闲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024-12-23 13:129

什么是最深的孤独?什么样的诗句才能写出这种孤独,唐诗里写尽这种孤独的句子私下认为没有能超过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原诗如下: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cript>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作者是谁(唐诗闲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cript>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作者是谁(唐诗闲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陈子昂)

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人,唐代诗人,陈子昂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之后,因为上书论政得到女皇武则天的重视,授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后世称他为陈拾遗即缘于此),后因直言敢谏,被定为“逆党”反对武后,由此株连下狱。在26岁、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颇有些远见。38岁时,陈子昂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陈子昂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对陈子昂加以迫害,最终陈冤死狱中。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诗风骨格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而最有名的代表作即这首《登幽州台歌》。

cript>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作者是谁(唐诗闲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cript>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作者是谁(唐诗闲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登幽州台的陈子昂)

这首诗大概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即697年,前一年,契丹人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军中担任参谋,后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不被采纳。稍后,他又进言,武不听,反降其为军曹。连遭挫折的诗人一肚子郁结,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就是幽州台,现在在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这首诗。

“前不见古人”,自然是指前代的贤君不可复见,“后不见来者”,当然是后世的贤明之君来不及见到,如果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陈子昂觉得自己生不逢时,登台远眺,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由此感到孤单寂寞,思前想后,心绪无从着落,陈子昂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从诗句式出发,陈子昂采取了 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而《楚辞》之中屈原的《远游》篇中有类似的句子“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从语意上来看,陈子昂化用的就是《远游》中的意思,只是陈子昂的意境更加苍茫遒劲郁勃。

初读此诗,总觉得该四句整齐,似乎这样更像诗,也更容易记诵,后来扬声长读楚辞,渐渐知道这首诗的音节之妙,我们从音节读法上来看句式停顿,读读看: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后两句每句之中加了虚词“之”和“而”,读的时候多了两处停顿: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两处停顿,使音节上更加舒缓流畅,读来如曼声长叹,更显出陈子昂的无可奈何,如果去掉这两处停顿,显然音节上太过急促,并不利于情绪表达。

cript>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作者是谁(唐诗闲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cript>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作者是谁(唐诗闲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屈原与《楚辞》)

我们再来看看陈子昂的人生经历。

陈子昂有两次落第的经历,高宗调露元年(679年),怀经纬之才的陈子昂,出三峡,北上长安,进入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并参加了第二年科举考试。落第后还乡。回故里金华山研读,“数年之间,经史百家,罔不赅览。尤善属文,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为他后来革新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永淳元年(682年),学有所成的陈子昂,再次入京应试,又落第。

陈子昂第二次落第之后,恰逢一个人当街叫卖胡琴,索价百万,围观者甚众,但却无人问津,陈子昂挤进人群,出千缗(古代一种计量单位)买之。第二天,陈子昂在长安宣阳里宴会豪贵,捧琴感叹道:“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不为人知,此乐贱工之乐,岂宜留心。”话完即碎琴遍发诗文给与会者。这种做法,即便放在现代仍堪称优秀的营销,当时京兆司功王适读了他的文章之后,惊叹道:“此人必为海内文宗矣!”陈子昂从此名传帝京,渐为世人所重。

24岁进士到最后直言进谏、不纳、降职,壮志难酬的陈子昂38岁解职还乡,后被奸人陷害入狱,卢藏用《陈子昂别传》云:“属本县令段简贪暴残忍,闻其家有财,乃附会文法,将欲害之。子昂慌惧,使家人纳钱20万,而简意未塞,数舆曳就吏。子昂素羸疾,又哀毁,杖不能起。外迫苛政,自度气力恐不能全,因命蓍自筮,卦成,仰而号曰:‘天命不佑,吾殆死矣!’”一代大诗人,死于小吏之手。陈子昂死的时候,只有41岁。

cript>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作者是谁(唐诗闲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cript>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作者是谁(唐诗闲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陈子昂墓)

了解完陈子昂的生平,再看这首诗,短短如五绝,但却表达了绵绵无尽的无奈,每每读及,都会在心中引起强烈的共鸣,这种共鸣,是无奈、孤独,以及由此引发的深度悲伤,这种悲伤,不是个人感情的小悲伤,小情绪,而是大格局的,是“天问”式的,是家国情怀的,是追寻人生终极意义的悲伤,因此,平常人,特别是遭遇坎坷的人,读到此诗,极易感同身受。

 

打赏
  • 0人打赏
    举报
关闭
同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