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闻号

深圳市龙岗区富盛塑胶模具店

综合性公司

首页 > 新闻中心 > 陆游的成就、遗憾及不幸
陆游的成就、遗憾及不幸
发布时间:2024-12-23 07:05:42        浏览次数:0        返回列表

陆游,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却深受家庭爱国主义思想熏陶,一生坚持抗金主张,生前多次遭受投降派(主和)打压,爱国之志始终不渝,死时还在念念不忘国家统一。

更用他那一腔爱国之情,书写了一篇篇传世佳作,千百年来始终感动着人们的心灵,鼓舞着人们在国家危难之时仍要不忘坚持斗争。

他是一个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的人,其中以诗的成就为最高,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 ,而今存世的还有九千三百余首。

他的诗在南宋诗坛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后代的影响也非常深远,特别是清末以来,每当国势倾危时,人们往往怀念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而他的诗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46岁入蜀以前,偏于文字形式;

入蜀后到64岁罢官东归,是其诗歌创作的成熟期,也是诗风大变的时期,由早年专以“藻绘”为工变为追求宏肆奔放的风格,充满着战斗气息及爱国激情;

晚年蛰居故乡山阴时,诗风趋向又质朴而沉实,表现出一种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并不时流露着苍凉的人生感慨。

他的诗涵盖面也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南宋前期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大体风格豪放,气魄雄浑,近似李白,按内容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

1.坚持抗金,讨伐投降(主和)派。

2.抒发慷慨激昂的报国热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如《书愤》一诗,昂扬豪壮中带着苍凉悲怆,既是诗人个人的遭遇也是民族命运的缩影。

3.描写田园风光、日常生活。

无论是高山大川还是草木虫鱼,无论是农村平凡生活还是书斋闲情逸趣,“凡一草、一木、一鱼、一鸟,无不裁剪入诗”,其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成为广泛流传的名句。

4.爱情诗。

宋代的爱情诗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难以和唐诗比肩,但陆游是个例外。

因他年轻时曾和前妻唐琬有着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经历,他悼念前妻的诗歌,情真意切,令人动容,晚年创作的《沈园二首》,被后人称作“绝等伤心之诗” 是古代爱情诗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关于陆游的诗都有什么特点?在艺术风格上,兼具现实主义特点,又有浪漫主义作风。

他性格豪放,胸怀壮志,因此在诗歌风格上追求雄浑豪健而鄙弃纤巧细弱,形成了气势奔放、境界壮阔的诗风。

他还崇尚杜甫 ,关怀现实,主张诗歌“工夫在诗外”,又因此诗风有近于杜甫的沉郁悲凉一面。

在语言表达上,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

他反对雕琢辞藻和追求奇险,其诗语言“清空一气,明白如话”。

他的七言古诗《长歌行》,笔力清壮顿挫,结构波澜迭起,寓恢宏雄放的气势于明朗晓畅的语言和整饬的句式之中,典型地体现出他的个性风格,被后人推为他的压卷之作。

关于陆游的词,由于他一生的主要精力用于作诗,“是有意要做诗人”,对作词心存鄙视,因而,与其诗相比,词的数量并不多,存世的共约有一百四十余首。

但他才气超然 ,并曾亲身经历过西北前线,所以他也创造出了稼轩词所没有的另一种艺术境界。

他的词和他的诗一样,主要内容都是书写爱国情怀,抒发壮志难酬的幽愤,其词境的特点是将理想化成梦境与现实的悲凉构成强烈对比,如《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回想当年,满腹怆然。

咏物词《卜算子·咏梅》,上阕写景、下阕表志,显示出身处逆境而矢志不渝的崇高品格;

爱情词《钗头凤·红酥手》一词,节奏急促,声情凄紧,先后两次感叹,荡气回肠,凄婉动人。

陆游的词集豪放和婉约于一身,有不少词写得清丽缠绵,真挚动人,与宋词中的婉约派比较接近;而有些词常常抒发着深沉的人生感受,或寄寓着高超的襟怀,或寓意深刻,又和苏轼比较接近。

最能体现他身世经历和个性特色的,是慷慨雄浑、荡漾着爱国激情的词作,风格与辛弃疾则比较接近。

又因风格多样,未能熔炼成独特的个性,有集众家之长、“而皆不能造其极”之感。


远有杨万里评价他的诗为:君诗如精金,入手知价重。

杨慎评价他的词为:纤丽处似淮海,雄慨处似东坡。

近有梁启超评价他: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周恩来总理评价他:宋诗陆游第一,不是苏东坡第一。

陆游的爱国性很突出,陆游不是为个人而忧伤,他忧的是国家、民族,他是个有骨气的爱国诗人。


关于陆游的散文,他在上面也颇有造诣,兼善众体,构思奇巧,文笔精纯。

其中记铭序跋之类的,或叙述生活经历,或抒发思想感情,或论文说诗,最能体现他散文的成就。

同时也如他的诗与词一样,不时地表现着爱国主义情怀。

像《入蜀记》,随笔式散文《老学庵笔记》,都是南宋笔记的精品。

接下来说说陆游的史学成就,主要不在于三作史官时所修的《两朝实录》和《三朝史》,而在于他私撰的《南唐书》。

其目的是借古鉴今,为南宋王朝树立一面历史的镜子。

他肯定了南唐烈祖李昪为“唐宪宗第八子建王恪之玄孙(李恪)”,纠正了以中原五代为正朔的观念,并在书中多次使用“帝”、“我”等词语,借记述南唐国君治国、治民及用兵之法,抒发强烈的爱国情感。

当时,记述南唐历史的史籍有薛居正领导史馆所修的《旧五代史》、欧阳修私撰的《新五代史》等共计11个版本,陆游遍取诸本,按本纪、列传,编成为《南唐书》十八卷。

他这本《南唐书》的史学成就主要表现在:

1.体制创新。只有本纪和列传,成为纪传体断代史中的一个特例;尤其是其“类传”,归类精当,史识更胜前人。

2.史评色彩鲜明。秉承以道德而不以政绩作为评判人物唯一准绳的观点,如多数史家都批判后主李煜沉迷诗词,不思政业,坐失南唐基业,陆游却先赞后主“天资孝纯”、“以爱民为急”,再对其“酷好浮屠(佛塔)”作简单批驳,最后总结为“虽仁爱足以感其遗民,而卒不能保社稷”。

3.严谨的治史精神。陆游辨前史之误,补前史之失,其书卷数、人物虽不及马令的《南唐书》之多,但史料多经考证,在史料增补保存方面有巨大价值。


最后说说陆游的书法,在他的一生当中,除了诗文外,书法是他的理想寄托和永远追求。

从其有关书法的诗作和存世的书法手迹、碑帖来看,他擅长正、行、草三体书法,尤其精于草书。

陆游的正体书法,师从晋唐法帖,沉雄浑厚,极富神韵,有明显的颜真卿楷书笔势;

行书、草书,取法张旭、杨凝式 ,又受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人影响,更多追求人品和精神上的契合,讲究对比的变化和节奏,《自书诗卷》是他难得的书法佳作。


关于陆游的子嗣,他共有7子2女,也有说法是6子2女。

长子陆子虞,官至淮西濠州通判,次子陆子龙,官至东阳丞。

三子陆子修,出仕闽县,四子陆子坦,出仕临安,五子陆子布,六子陆子聿,陆游生前未曾作官。

整体而言,陆游的儿子辈命运都还可以,但他的孙子辈却可以说是比较凄惨。

孙子陆元廷,闻宋军兵败崖山忧愤而死,曾孙陆传义,崖山兵败后绝食而亡,玄孙陆天骐,在崖山战斗中不屈于元,投海自尽。


陆游临终之时说,“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可是王师没有北定中原,其后元朝的铁蹄踏碎了大宋江山,这种情况之下,谁能去告诉他北定中原的消息呢?

宋末诗人林景熙在《书陆放翁诗卷后》曾写到,“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如果陆游的子孙还有传承,并且秉持遗训,只能等到大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初二以后,才能祭告乃翁了。

那时,距离陆游离世已经过去整整158年。

纵观陆游的一生,生时爱情受挫,仕途坎坷,报国无门,死时还未能看到收复中原,充斥着满满的痛苦与遗憾。

而他个人最大的不幸,则是他与唐琬之间的爱情,相信他遗憾,我们也遗憾。